高谈雄辩
成语拼音
- gāo tán xióng biàn
高谈雄辩成语解释
- 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典故出处
-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成语典故
- 周庸祐与各亲朋正自高谈雄辩,忽冯少伍走近身旁,附耳说了几句话,周庸祐登时面色变了。★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八回
成语造句
- 在那场激烈的辩论会上,他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展现出了高谈雄辩的风采,令对手折服。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其卓越的口才和深刻的见解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
他叫苏秦,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但他却心怀大志。早年的苏秦四处游历,寻求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然而却屡屡碰壁,一事无成地回到家中。面对家人的冷落和嘲笑,苏秦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发奋图强,日夜苦读。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钻研,苏秦终于学有所成。他开始游走于各国之间,凭借着自己的高谈雄辩,试图说服各国的君主采纳他的策略。有一次,他来到赵国,见到了赵肃侯。在朝堂之上,苏秦慷慨激昂地阐述着自己对于天下局势的分析和见解。他指出当时各国之间相互争斗,却忽略了强大的秦国所带来的威胁。他提出了合纵抗秦的策略,主张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赵肃侯被苏秦的高谈雄辩所打动,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并给予他丰厚的赏赐,让他继续去游说其他各国。苏秦不负所托,凭借着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先后说服了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等国的君主加入合纵联盟。一时间,苏秦声名远扬,成为了各国瞩目的焦点。
然而,苏秦的成功也引来了他人的嫉妒和怨恨。秦国得知各国要联合起来对抗自己,十分担忧,于是派出谋士张仪去破坏合纵联盟。张仪也是一位能言善辩之人,他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成功地离间了一些国家与苏秦的关系。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苏秦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继续在各国之间奔走游说,努力维护着合纵联盟的稳定。他的高谈雄辩,不仅为他赢得了声誉和地位,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历史进程。
苏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口才和智慧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他凭借着高谈雄辩,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席之地,也为国家的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史记》中对苏秦的记载:“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口才,让苏秦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谈雄辩-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