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毛泰岱
成语拼音
- hóng máo tài dài
鸿毛泰岱成语解释
-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同鸿毛泰山”。
典故出处
- 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人生在世,价值各异,有人功绩卓著,名垂青史;有人庸庸碌碌,平淡无奇。但要明白,个人的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鸿毛泰岱。
成语故事
- 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司马迁的史官。
司马迁一生致力于撰写《史记》,他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记录历史。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李陵带领五千士兵出征匈奴,结果遭遇数万匈奴大军的围攻,最终兵败被俘。汉武帝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朝堂之上群臣也纷纷指责李陵叛国。但司马迁却挺身而出,为李陵辩解,他认为李陵以寡敌众,虽败犹荣,而且他可能只是一时无奈而降,其本心未必叛国。汉武帝却认为司马迁是在为李陵开脱,一怒之下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在狱中,司马迁遭受了残酷的折磨,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后来,汉武帝更是判处司马迁死刑。在当时,死刑可以用钱财或接受宫刑来代替。司马迁家境贫寒,拿不出那么多钱财来赎罪,为了完成《史记》,他最终选择了接受宫刑。
这种刑罚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极大的耻辱,但司马迁却忍辱负重。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记录历史真相的重任,不能轻易放弃。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磨难后,司马迁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以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他认为人的死亡有不同的价值,有的人的死像泰山一样沉重,有的人的死则像鸿毛一样轻微,关键在于如何选择。
司马迁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他的名字也因此永载史册。他的经历正体现了“鸿毛泰岱”这个成语的深刻内涵。他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选择了忍辱负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他所做出的贡献却如泰山般巍峨。而那些只为了个人私利、不择手段的人,他们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如同鸿毛一般微不足道。
“鸿毛泰岱”提醒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懂得分辨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我们不能只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应该着眼于长远,为了更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就像司马迁一样,即使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成为那如泰山般厚重而有意义的存在。
鸿毛泰岱-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