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少成多
成语拼音
- jī shǎo chéng duō
积少成多成语解释
- 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典故出处
- 《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成语典故
- 其实一个人做一把刀、一个勺子是有限得很,然而积少成多,这笔账就难算了,何况更是历年如此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九回
成语造句
- 我们每天坚持阅读一点书籍,长久下来,知识就会积少成多,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人。李明家境贫寒,但他却有着一颗勤奋好学的心。
每天清晨,李明都会早早地起床,去山上砍柴。虽然每次砍的柴并不多,但他从不气馁,坚持每天都去。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砍的柴逐渐堆积起来,积少成多,竟也有了不小的一堆。
李明用这些柴换取了一些生活必需品,改善了家里的生活。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他从最简单的字开始认起,每天学几个。一开始,他的进步很慢,认识的字也很少。但是他依然坚持不懈,就像每天砍柴一样,一点一点地积累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他开始阅读一些简单的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和智慧。他发现,知识就像那堆积起来的柴一样,只要自己不断努力,不断积累,就会变得越来越丰富。
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学者。学者听说了李明勤奋好学的事迹,便前来拜访他。学者看到李明虽然出身贫寒,但知识渊博,十分钦佩。学者对李明说:“你通过积少成多的努力,让自己变得如此优秀,实在令人赞叹。”李明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每天进步一点点,没想到竟也有了这么多收获。”
后来,李明凭借着自己积累的知识,在镇上开设了学堂,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他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们,告诉他们要学会积少成多,每天都要有进步。在他的教导下,许多孩子都茁壮成长,成为了有学识的人。
李明的故事传遍了四方,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人们纷纷以他为榜样,明白了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哪怕每次的收获都很微小,最终也能积少成多,成就一番大事业。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李明用他的亲身经历,诠释了积少成多这个道理的深刻内涵。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积少成多-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