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筑悲歌
成语拼音
- jī zhù bēi gē
击筑悲歌成语解释
- 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典故出处
- 《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成语典故
- 公元前227年,秦国打败赵国,迫近燕国。燕国太子丹请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带上秦王的仇人樊于期的人头及督亢地地图。太子丹把他送到易水河边,高渐离为荆轲奏乐,荆轲怒发冲冠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成语造句
- 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曾有一位壮士击筑悲歌,抒发着内心的豪情与悲愤。
成语故事
- 在遥远的秦朝末年,有一个名叫高渐离的人。他与荆轲是莫逆之交,两人时常相聚,饮酒作乐。
那时,秦王嬴政一心想要统一天下,不断地征战扩张,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荆轲心怀侠义,决心要为天下苍生做些什么。他毅然决定前往秦国刺杀秦王,高渐离虽心中担忧,但也深知荆轲的志向。
荆轲踏上了那危险的征程,高渐离在易水河畔为他送行。寒风凛冽,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悲歌,那悲壮的歌声回荡在天地之间,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对命运的不屈和对正义的执着。然而,荆轲的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了,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秦王得知荆轲与高渐离的关系后,下令通缉高渐离。高渐离为了躲避追捕,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躲藏。但他心中的悲愤和对荆轲的思念从未消散。
时光流转,高渐离以为自己可以就这样平淡地度过余生。然而,命运却再次将他卷入了漩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音乐才华被人发现,他被邀请到了一处宴会表演。高渐离心中虽有顾虑,但对音乐的热爱让他无法拒绝。
在宴会上,高渐离再次拿起了他的筑,那熟悉的旋律响起,他的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他想起了与荆轲在一起的日子,想起了他们的击筑悲歌,想起了他们的壮志豪情。不知不觉中,高渐离沉浸在了自己的音乐中,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而此时,秦王也在宴会上。他听到了高渐离那独特的音乐,心中涌起了好奇。当他得知眼前之人就是高渐离时,他震惊了。秦王本想立刻处死高渐离,但又被他的音乐才华所吸引。于是,秦王想出了一个残忍的办法,他命人熏瞎了高渐离的眼睛,让他继续为自己演奏。
高渐离虽然失去了光明,但他的内心却更加坚定。他表面上顺从秦王,继续为他演奏,暗地里却在寻找着复仇的机会。终于,有一天,高渐离在筑中藏了一块铅块,当他再次为秦王演奏时,他用尽全身力气,将筑砸向秦王。可惜的是,他的行动最终还是失败了,高渐离也因此献出了生命。
高渐离的故事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段传奇。他的击筑悲歌,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一种对友情的坚守,一种对正义的追求。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侠义精神,让后人敬仰和赞叹。正如《史记》中所记载的那样,高渐离的故事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击筑悲歌-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