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功恃宠

成语拼音

jīn gōng shì chǒng

矜功恃宠成语解释

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宠。

典故出处

《魏书·王卫仪传》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数幸其第,如家人礼。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在公司里获得了一些成绩后,便开始飘飘然,殊不知这种矜功恃宠的态度只会让同事们反感。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有一位名叫卫鞅的臣子。 卫鞅本是卫国的没落贵族,他胸怀大志,有着出众的才华和智慧。后来他来到了秦国,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卫鞅凭借着自己的才学和对法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在秦国大力推行变法。 他的变法举措使秦国迅速崛起,国力日益强盛,为秦国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卫鞅也因此功劳赫赫,备受秦孝公的宠爱和倚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鞅开始有些骄傲自满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功劳无人能及,渐渐地产生了矜功恃宠的心理。他在朝堂上变得越来越跋扈,不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许多大臣对他的行为颇有微词,但鉴于他的权势和秦孝公的宠信,也都敢怒不敢言。 然而,好景不长。秦孝公去世后,新君继位。新君对卫鞅的专横跋扈早有耳闻,再加上一些旧贵族的趁机挑拨,对卫鞅心生不满。卫鞅此时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依然我行我素。 终于,新君下定决心要除掉卫鞅。卫鞅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逮捕,最终落得了个悲惨的结局。他曾经的辉煌功绩也因为他后来的矜功恃宠而黯然失色。 纵观历史,像卫鞅这样因为矜功恃宠而导致悲惨结局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便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谦逊和谨慎的重要性。正如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才能在复杂的世事中立足长久。卫鞅的故事也给后人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要引以为戒,不可重蹈覆辙。

矜功恃宠-成语图片

矜功恃宠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