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慎行
成语拼音
- jǐn yán shèn xíng
谨言慎行成语解释
- 谨、慎小心,慎重。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典故出处
- 《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成语典故
- 八十年来识更真,深知言行切修身;谨言慎行无些过,细数吾乡有几人。★明·朱国桢《涌幢小品·笃行》
成语造句
- 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我们应当明白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自身发展,所以要做到谨言慎行。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孔圉的卫国大夫。他聪明好学,为人谦逊,深受卫国国君的器重。
孔圉十分勤奋,对于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他常常向他人请教问题,无论对方身份高低,只要对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他都会虚心求教。然而,孔圉也有一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性子有些急,说话偶尔会过于直接。
有一次,卫国国君举行了一场重要的会议,商讨国家的重大事务。在会议上,各位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孔圉也积极参与其中,他提出了一个自己认为非常好的策略,但是在阐述的过程中,由于过于急切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话的语气稍微重了一些,让一些大臣感到不太舒服。
会议结束后,孔圉的一位好友悄悄地找到他,对他说:“孔圉啊,你今日在会议上的表现有些不妥。你虽然有好的想法,但说话的方式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满。我们身处朝堂,说话做事都应该谨言慎行,以免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孔圉听后,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有些不妥。从那以后,他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到谨言慎行。每当他想要说话时,他都会先在心中思考一番,斟酌用词和语气,确保不会伤害到他人的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圉的改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他不仅在朝堂上表现出色,为卫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人际交往中也更加得心应手。人们纷纷称赞他是一个有智慧、有品德的人。
后来,卫国国君为了表彰孔圉的功绩和品德,决定赐予他一个谥号。国君在思考了许久之后,决定赐予他“文”这个谥号。在古代,“文”字有很多美好的含义,其中就包括“勤学好问、谨言慎行”等。从此,孔圉就被人们尊称为“孔文子”。
孔圉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谨言慎行的态度。无论是在与他人交往中,还是在处理事情时,我们都要谨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避免因为言语不当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举止得体、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中立足,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让我们都能以孔圉为榜样,做到谨言慎行,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德的人。
谨言慎行-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