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形鹄面
成语拼音
- jiū xíng hú miàn
鸠形鹄面成语解释
- 鸠形斑鸠的形状,腹部低陷,胸骨突出;鹄面黄鹄的面色。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典故出处
- 《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成语典故
- 日对鸠形鹄面之众,愧无活人手段。★清·陆陇其《答沈友圣》
成语造句
- 他经历了一场重病之后,变得形容憔悴,竟如鸠形鹄面一般,让人看了十分心疼。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这样一段令人痛心的时期。
那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天灾,土地荒芜,粮食匮乏。在一个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他们原本过着平凡而安宁的生活。但随着战火的蔓延,一切都变了。
家中的男子被迫应征入伍,留下妻子和年幼的孩子苦苦支撑着家庭。日子一天天过去,粮食越来越少,妻子不得不带着孩子去挖野菜、找野果充饥。渐渐地,他们变得骨瘦如柴,身体极度虚弱。
孩子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面色苍白如纸,身形也如同一只小麻雀般瘦小,而妻子更是形容枯槁,仿佛一只饿了许久的鹄,面容憔悴不堪。他们每天都在饥饿和疲惫中挣扎,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周围的邻居们情况也都差不多,整个村落都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气息。大家看着彼此鸠形鹄面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悲哀和无奈。
有一天,一位路过的文人看到了这一幕,他被眼前这些百姓的惨状深深触动。他感慨道:“这真是人间惨剧啊,这些百姓们因战乱和饥荒而变得如此模样,真是可怜可叹。”他决定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这段历史,希望后人能够铭记战争带来的苦难。
后来,这个村落的故事被流传了下来,人们用“鸠形鹄面”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因饥饿、贫困或疾病而变得面容憔悴、身形消瘦的人。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珍惜和平,努力避免战争和灾难的发生,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但这段惨痛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人们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不断奋斗。
鸠形鹄面-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