屦贱踊贵
成语拼音
- jù jiàn yǒng guì
屦贱踊贵成语解释
- 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典故出处
-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春秋时期,百姓生活困苦,律法严苛,竟出现了那种不正常的现象,比如屦贱踊贵。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的齐国,有一段时间发生了一件奇特的事情。
当时,齐国的刑罚较为严苛,许多人因为触犯法律而被处以砍脚的刑罚。随着被砍脚的人越来越多,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市场上普通人所穿的鞋子价格变得很低廉,而专门给被砍脚的人所使用的“踊”却价格昂贵起来。
齐景公得知这一情况后,心中十分忧虑。他意识到这种现象反映出了国家刑罚制度的不合理和残酷性。于是,他找来相国晏子,商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晏子是一位极具智慧和远见的大臣,他对齐景公进言:“主公,如今屦贱踊贵,这正是刑罚过度的表现啊。众多百姓因为一些并不严重的过错就失去了双脚,这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应该反思并调整刑罚制度,以避免更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齐景公深以为然,他开始审视国家的法律条文,对一些过于严苛的刑罚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同时,他也下令加强对司法官员的监督,确保刑罚的公正和适度。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齐国的刑罚制度逐渐变得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百姓们不再生活在过度严苛的刑罚恐惧之下,社会也逐渐恢复了稳定和繁荣。
“屦贱踊贵”这个成语,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它提醒着人们要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繁荣或混乱。同时,也警示着统治者要重视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不能滥用权力,导致百姓受苦。正如《尚书》中所记载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只有真正关心百姓的福祉,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这个成语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在探讨法治和社会治理时的一个重要案例,不断引发着人们的思考和借鉴。
屦贱踊贵-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