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逆耳

成语拼音

kǔ kǒu nì ěr

苦口逆耳成语解释

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典故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别人的批评或许不中听,但往往是苦口逆耳,有助于我们成长和进步。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贤明的君主。这位君主心怀壮志,渴望将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 有一次,君主决定实施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旨在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民众的生活水平。然而,这个举措在推行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阻碍。 一位忠诚的大臣站了出来,他直言不讳地向君主进谏,指出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可能引发的后果。他言辞恳切,毫无保留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和担忧。但君主却有些不耐烦,他觉得大臣过于啰嗦,甚至觉得他是在故意找茬。 其他一些大臣看到君主的态度,便纷纷迎合,对君主的决定一味地赞美和支持。只有那位忠诚的大臣,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一次次地在朝堂上苦口婆心地劝说君主。他引经据典,以历史上的诸多事例来提醒君主,希望君主能慎重考虑。 “陛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啊。历史上有多少君主因为不听劝谏而导致国家陷入危机。如今我们推行的改革,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其中的一些细节确实需要再斟酌啊。”大臣言辞恳切地说道。 然而,君主却被那些阿谀奉承的大臣所迷惑,对这位忠诚大臣的话充耳不闻。他甚至开始厌恶这位大臣,觉得他总是给自己添堵。 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中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这时,君主才如梦初醒,意识到那位忠诚大臣的话是多么的正确。他懊悔不已,立刻召见那位大臣,向他道歉,并虚心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臣并没有因为之前君主的态度而心怀怨恨,他依旧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出谋划策。在大臣的帮助下,君主及时调整了改革策略,最终使得国家度过了危机,重新走上了正轨。 从那以后,君主深刻地明白了苦口逆耳的重要性,他不再只听那些顺耳的好话,而是更加重视那些真诚的劝谏。他知道,只有这样,国家才能不断进步,自己才能成为一位真正贤明的君主。而那位忠诚的大臣,也因为他的正直和智慧,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这个故事也提醒着后人,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尤其是那些看似逆耳的忠言,因为它们往往蕴含着宝贵的真理和智慧。

苦口逆耳-成语图片

苦口逆耳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