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为奸

成语拼音

láng bèi wéi jiān

狼狈为奸成语解释

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典故出处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成语典故

传说从前有一只狼和一只狈一起来到牧民的羊圈外面准备偷羊吃,羊圈很高,它们跳不过去,于是想出一个办法,由狼站在狈的脖子上,狼用前脚去抓羊。这样狼伸出前爪狠狠地抓住一只羊拖出羊圈与狈一起享用美餐一顿。

成语造句

他们为了私利勾结在一起,做出了许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简直就是狼狈为奸。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森林中,生活着一只狼和一只狈。狼生性凶残,善于奔跑和攻击;狈则较为狡猾,头脑灵活。 有一天,狼在森林中寻找食物时,遇到了一群猎人。它慌忙逃窜,却不小心掉进了猎人设下的陷阱。狼在陷阱中挣扎了许久,却始终无法逃脱。就在它感到绝望的时候,狈出现了。狈看到狼被困在陷阱中,心中便有了主意。它绕着陷阱走了几圈,然后对狼说:“我可以帮你逃出来,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狼急切地问:“什么条件?”狈狡黠地说:“以后我们要一起合作,共同寻找食物,所得的食物要平分。”狼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为了能逃脱陷阱,还是答应了狈的要求。 于是,狈找来了一根长长的树枝,伸进陷阱中让狼咬住。然后,狈用力地拉着树枝,狼也用尽全力往上爬。经过一番努力,狼终于从陷阱中爬了出来。从那以后,狼和狈就开始了它们狼狈为奸的合作。 它们经常一起出没在森林中,寻找那些弱小的动物下手。狈会利用它的智慧,想出各种计谋来诱骗猎物,而狼则凭借着它的凶猛和力量进行攻击。它们配合默契,屡屡得手。 有一次,它们盯上了一只老山羊。狈悄悄地绕到了老山羊的背后,而狼则在正面张牙舞爪地吓唬老山羊。老山羊被吓得不知所措,就在它犹豫的时候,狈突然从后面冲出来,将老山羊撞倒在地。狼立刻扑上去,咬住了老山羊的脖子。就这样,它们成功地捕获了老山羊。 随着时间的推移,狼和狈的恶行越来越多,森林中的动物们都对它们恨之入骨。然而,它们却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 在《酉阳杂俎》中就曾记载:“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这充分说明了狼和狈这种相互勾结、为非作歹的行为是多么令人唾弃。它们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其他动物,也破坏了森林的和谐与安宁。 然而,善恶到头终有报。最终,它们的恶行引起了森林中一位智慧的长者——狐狸的注意。狐狸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来对付狼和狈。它利用狼和狈之间的贪婪和不信任,设下了一个陷阱。当狼和狈再次按照以往的方式去捕捉猎物时,却落入了狐狸的陷阱。它们挣扎了许久,却始终无法逃脱。最终,它们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些为了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做坏事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我们应该秉持正义和善良,远离那些狼狈为奸的行为和人。

狼狈为奸-成语图片

狼狈为奸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