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
成语拼音
- lǎo jì fú lì
老骥伏枥成语解释
-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典故出处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成语典故
- 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先后消灭董卓、黄巾军、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势力,控制北方领土。袁绍的儿子投奔北方的乌桓,53岁的曹操亲率大军彻底征服20万乌桓人,凯旋后作《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成语造句
- 虽然他已年近古稀,但仍有着老骥伏枥般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各项事业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语故事
- 在东汉末年,天下纷争不断,英雄辈出。有一位名叫曹操的豪杰,他胸怀大志,一生都在为统一天下而奋斗。
曹操虽已年过半百,但他的雄心壮志从未削减。在一次出征前,曹操站在军帐前,望着自己麾下的万千将士,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不再年轻,但他依然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
一日,曹操与麾下谋士们商议军情。其间,他不禁感叹时光的飞速流逝,说道:“吾虽已至暮年,然壮志未酬,心有不甘。”谋士们纷纷宽慰他,曹操却摇摇头,目光坚定地说:“吾岂会因年老而懈怠,吾仍有满腔热血,犹如那伏枥之老骥,志在千里。”
自此以后,曹操更加勤奋地处理军政事务,积极筹备着新的征战。他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尽管有时会遭遇挫折和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曹操的军队陷入了困境。敌军来势汹汹,曹操身边的将士们都面露忧色。然而,曹操却毫无惧色,他激励将士们说:“吾等当如老骥伏枥,志存高远,不可因一时之困境而退缩。”在他的鼓舞下,将士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最终成功突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他离自己统一天下的目标也越来越近。尽管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依然犀利,他的决心依然坚定。
曹操的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人们都被他老骥伏枥的精神所感动和鼓舞。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志向和毅力,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人物。他的事迹也被后世铭记,激励着无数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即使年华老去,只要心中的志向不灭,依然可以像那伏枥的老骥一样,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老骥伏枥-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