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柔寡断
成语拼音
- rén róu guǎ duàn
仁柔寡断成语解释
-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典故出处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则仁柔寡断之主,汉献、唐昭之俦耳!”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面对重要抉择时,他总是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这种仁柔寡断的性格让他错失了不少好机会。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某个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其君主名叫卫侯。卫侯生性善良温和,对待臣民总是宽厚仁慈,因此在国内颇得民心。
然而,当国家面临重大决策和危机之时,卫侯的性格弱点便逐渐暴露出来。有一年,周边的一个强大邻国对卫国虎视眈眈,不断在边境挑起事端,试图侵略卫国的领土。卫国的大臣们纷纷进谏,主张卫侯迅速集结军队,做好战斗准备,以抵御外敌的入侵。
但卫侯却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他一方面担心战争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另一方面又害怕与邻国对抗会导致国家遭受更大的损失。在这关键时刻,卫侯无法果断地做出决定,每天在朝堂上反复思量,却始终拿不定主意。
与此同时,邻国见卫国迟迟没有行动,误以为卫侯软弱可欺,更加肆无忌惮地侵犯边境。百姓们流离失所,怨声载道。大臣们心急如焚,再次恳请卫侯下定决心,采取强硬措施对抗外敌。
可卫侯依然犹豫不决,他不断权衡着各种利弊,试图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然而,现实的情况却越来越严峻,卫国的军队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和部署,士气低落,战斗力大打折扣。
终于,在卫侯的仁柔寡断中,邻国的军队长驱直入,卫国的大片领土沦陷。百姓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曾经繁荣的国家变得满目疮痍。
回顾这段历史,卫侯的仁慈本应是他治理国家的优势,但由于他在关键时刻仁柔寡断,不能果断地做出决策,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灾难。正如古人所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面对重大抉择时,必须要有果断的决心和勇气,否则犹豫不决只会错失良机,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仁柔寡断-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