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愚使过
成语拼音
- shǐ yú shǐ guò
使愚使过成语解释
- 使用;愚笨。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典故出处
- 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一表》前春延安之战,大挫国威,朝廷有使愚使过之议,遂及于臣。”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管理团队时,绝不能使愚使过,而应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让他们在适合的岗位上展现才华。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某个朝代,天下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多变。
有一位君主,他生性多疑,对朝中大臣们缺乏信任。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他常常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决策。
当时,国家面临着外敌的侵扰和内部的纷争。这位君主在用人方面,不去选拔那些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贤臣良将,反而采取了一种奇特的方式——使愚使过。
他认为那些看似愚笨、曾经有过过错的人更容易被他掌控和驱使,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人不会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于是,他将一些重要的事务交给了那些被众人认为愚钝无能或者曾经犯下过错的人去处理。
有一位名叫张三的官员,他性格鲁莽,缺乏谋略,且曾经在处理政务时犯下大错,导致国家损失惨重。然而,君主却认为张三这样的人更容易听从他的命令,于是再次赋予他重要的职责。
当面对外敌的进攻时,张三毫无头绪,不知如何应对。他盲目地指挥军队,结果导致军队大败,边境城池接连失守,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还有一位名叫李四的官员,他为人木讷,不善言辞,也没有什么出色的才能。君主却让他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李四对经济之道一窍不通,胡乱制定政策,使得国家财政陷入混乱,百姓生活日益贫困。
朝中的贤臣们看到这种情况,纷纷进谏,劝说君主应该任用贤能之士,而不是使愚使过。他们引用历史上的诸多例子,如商汤任用伊尹、周文王任用姜太公等,这些贤君因为善于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然而,这位君主却一意孤行,不听劝谏。最终,国家因为他的错误用人之道而陷入了更深的危机,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治理国家、管理团队或者处理事务时,使愚使过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方式。只有任人唯贤,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智慧,才能实现成功和发展。
使愚使过-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