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在公

成语拼音

sù yè zài gōng

夙夜在公成语解释

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典故出处

《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成语典故

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晋书·刘毅传》

成语造句

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全身心投入,真正做到了夙夜在公,令人敬佩。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某个朝代,有一位名叫李忠的官员。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自幼聪慧好学,心怀报国之志。 李忠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起初,他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担任县令。这个县城地处边陲,资源匮乏,百姓生活困苦。 李忠到任后,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他发现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导致农作物收成不佳,百姓常常食不果腹。于是,他决定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筹集修建水利设施的资金,李忠不辞辛劳,奔走于各个富户之间,劝说他们出资相助。同时,他自己也省吃俭用,将俸禄节省下来投入到工程之中。白天,他亲自带领百姓们勘察地形,规划渠道;夜晚,他在烛光下翻阅典籍,寻找治水的良方。 在工程进行期间,李忠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他夙夜在公,一心只为了早日完成水利工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官员嫉妒李忠的功绩,试图在背后给他使绊子,甚至向朝廷诬告他贪污公款。 面对这些恶意中伤,李忠没有丝毫退缩。他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百姓的福祉,只要问心无愧,就无所畏惧。最终,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水利工程顺利竣工。农田得到了有效的灌溉,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改善。 李忠的功绩传到了朝廷,皇帝对他大加赞赏,并将他提拔到更高的职位。但李忠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依然保持着夙夜在公的作风,为国家和百姓尽心尽力。 在他的治理下,所管辖之地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李忠的事迹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美谈,也为后世的官员树立了榜样。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夙夜在公”的真正含义,那就是为了公共利益,日夜操劳,不辞辛苦,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夙夜在公-成语图片

夙夜在公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