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观止矣

成语拼音

tàn guān zhǐ yǐ

探观止矣成语解释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当我欣赏完这幅传世画作,不禁感叹其技艺之高超,真可谓探观止矣。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不断。在一个名叫卫国的小国中,有一位名叫子罕的官员。 子罕为官清正廉洁,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卫国的国君卫灵公虽然并非昏庸无道之君,但在治理国家方面,时常受到一些奸佞之臣的蛊惑。 有一年,卫国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百姓颗粒无收,生活困苦不堪。子罕心急如焚,他向卫灵公进谏,请求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然而,朝中的一些大臣却因私利,极力反对子罕的建议,他们试图说服卫灵公,称此举会削弱国家的储备,影响未来的战争和防御。 子罕据理力争,他向卫灵公陈述百姓的疾苦,指出若不及时救济,将会引发民变,危及国家的根本。卫灵公在子罕的坚持下,最终同意了开仓放粮。 在发放救济粮的过程中,子罕亲自监督,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发到真正需要的百姓手中。那些妄图从中谋取私利的官员,在子罕的威严下,不敢有丝毫的造次。 经过这次灾荒,卫国的百姓对子罕感恩戴德,而子罕的声誉也在诸侯国中传扬开来。 邻国的一位国君听闻了子罕的事迹,对他的品德和才能赞赏有加,决定派遣使者带着厚礼前来拜访,希望能邀请子罕到自己的国家为官。使者向子罕表达了国君的诚意,并展示了带来的金银财宝和珍奇异宝。 子罕看着这些礼物,微微一笑,说道:“这些宝物的确珍贵,但对于我来说,却如同浮云。我在卫国为官,只为了能为百姓做些实事,并非为了荣华富贵。”使者不解,认为子罕过于迂腐,错过了如此大好的机会。 子罕却正色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若为了这些财物而离开卫国,那便是对卫国百姓的背叛,也是对自己良心的违背。我所追求的,是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这样的成就,岂是这些财物所能比拟的?” 使者听后,深感惭愧,对子罕的高尚品德佩服得五体投地,回国后如实向国君禀报。那位国君感慨道:“子罕之德,探观止矣!”意思是说,子罕的品德高尚到了极点,让人叹为观止。 从此,子罕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世为官者学习的楷模。他的行为告诉人们,真正的高尚并非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而是坚守内心的正道,为了正义和百姓的福祉,不为外物所动。

探观止矣-成语图片

探观止矣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