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读父书
成语拼音
- tú dú fù shū
徒读父书成语解释
-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典故出处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成语典故
- 括徒读父书,不知变通,非将才,愿王勿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成语造句
- 他在处理这件事情时,一味模仿前人的方法,却不知变通,简直就是徒读父书,最终导致了失败。
成语故事
- 在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作战风格而闻名。他屡次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深受赵王的器重和百姓的爱戴。
赵奢之子赵括,自幼聪慧,对兵法熟读于心,谈论起军事战略来滔滔不绝,常常让旁人惊叹不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括的名声越来越大,他开始变得骄傲自满,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父亲赵奢的军事才能。
有一次,赵括与父亲赵奢谈论兵法。赵括口若悬河,将各种兵法策略说得头头是道。赵奢虽然认可儿子的理论知识,但心中却隐隐担忧。他语重心长地对赵括说:“战争是极其复杂和危险的,绝不是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理论就能取胜。你虽然熟读兵法,但若没有实战经验,将来恐怕会误大事。”
赵括却不以为然,认为父亲太过谨慎。
不久之后,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交战。赵国起初的将领是廉颇,他采取了以守为攻的策略,虽然秦军多次挑衅,但廉颇坚守不出,使得战局陷入了僵持状态。
赵王急于求胜,对廉颇的战术感到不满。此时,有人向赵王举荐赵括,说他熟读兵书,定能打破僵局,战胜秦军。
赵王不顾众人的反对,决定任命赵括为将。赵括走马上任,一改廉颇的防守策略,贸然出击。他自信满满,认为凭借自己所学的兵法知识,定能一举击败秦军。
然而,秦军的将领白起老谋深算,早已洞悉了赵括的心思。他故意佯装败退,引诱赵括深入。赵括不知是计,率领赵军一路追击,最终陷入了秦军的包围之中。
此时的赵括,虽然脑海中充满了各种兵法策略,但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却无法将其灵活运用。最终,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赵括徒读父书,空有理论知识,却没有真正理解战争的残酷和多变,最终导致了惨痛的失败。这个故事也警示后人,仅仅死读书本,而不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是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甚至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徒读父书-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