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公报私

成语拼音

tuō gōng bào sī

托公报私成语解释

借公事报私怨。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工作中,我们要坚决杜绝那种看似公正,实则托公报私的行为。

成语故事

以下是为您创作的一个 1000 字左右关于“托公报私”的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某个朝代,有一个名叫赵义的官员。他身处要职,手中掌握着不小的权力。 赵义原本也是一个心怀理想,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官场的诱惑,他的心思逐渐发生了变化。 有一次,赵义所在的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农田被淹,损失惨重。朝廷得知后,立即拨下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和款项,责令赵义负责统筹安排,确保灾民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和救助。 这原本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公事,关乎着众多百姓的生死存亡。然而,赵义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看到了这其中的巨大利益,想要趁机为自己谋取私利。 赵义首先虚报了灾民的数量,从而多领了许多救灾物资。然后,他又将一部分救灾款项悄悄地据为己有。在分配救灾物资的时候,他不是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分配,而是优先照顾那些给他送礼、巴结他的人。 而对于那些真正急需救助的贫苦百姓,赵义却百般刁难,甚至故意拖延不给他们发放物资。他还与一些不法商人勾结,将部分救灾物资低价出售,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当地有一位名叫林正的书生,他为人正直,目睹了赵义的种种恶行,心中愤愤不平。林正决定向朝廷上书,揭露赵义托公报私的罪行。 可是赵义在当地势力庞大,耳目众多。林正的举动很快就被他知晓。赵义恼羞成怒,诬陷林正造谣生事,将他关进了大牢。 然而,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朝廷中一位清正廉洁的大臣在偶然的机会下,听到了关于赵义的传闻。经过一番暗中调查,终于掌握了赵义托公报私的确凿证据。 最终,朝廷下令将赵义革职查办,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将他流放边疆。那些被他欺压的百姓终于得到了公正的对待,而林正也被无罪释放。 这个故事警示后人,为官者应当以公心为重,切不可托公报私,否则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只有心怀坦荡,秉持公正,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和尊重,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

托公报私-成语图片

托公报私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