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宽内忌

成语拼音

wài kuān nèi jì

外宽内忌成语解释

指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对待别人看似宽容大度,实则内心里充满了猜忌和防备,可谓是外宽内忌,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想法。

成语故事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袁绍,便是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一方诸侯。 袁绍出身名门望族,四世三公,拥有着强大的家族背景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他手下人才济济,谋士如云,战将如雨。在其早期的发展过程中,袁绍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和众多人才的辅佐,迅速崛起,成为了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然而,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袁绍性格中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对待下属和谋士常常表现出一副宽容大度的姿态。他广纳贤才,对前来投奔的人都给予热情的接待和优厚的待遇,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心胸开阔、能够容人的主公。 但实际上,袁绍内心猜忌多疑。当谋士们提出不同的建议和策略时,他往往不能果断地做出决策,而是在各种意见之间犹豫不决。更严重的是,他对那些才能出众、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心怀忌恨。 例如,谋士田丰,为人刚直,多次向袁绍进谏忠言。在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前夕,田丰根据对局势的准确判断,极力劝阻袁绍不要轻易出兵,认为此时时机未到。然而,袁绍却认为田丰是在扰乱军心,将其囚禁起来。结果,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而归。 当袁绍灰头土脸地回到冀州时,有人向他进言说应该重新启用田丰,因为田丰之前的劝谏是正确的。可袁绍却担心田丰会因此嘲笑他不听劝告,竟然下令将田丰处死。 还有沮授,同样是一位极具谋略的谋士。他为袁绍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但袁绍却对他的建议置若罔闻,甚至对他产生了猜忌。最终,沮授也未能在袁绍麾下施展自己的才华。 正是由于袁绍外宽内忌的性格缺陷,使得他不能充分发挥手下人才的作用,内部矛盾重重,最终在与曹操的竞争中落败,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由此可见,一个领导者如果只是表面宽容而内心猜忌,不能真正信任和重用人才,那么即使拥有再强大的势力,也难以成就大业。

外宽内忌-成语图片

外宽内忌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