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坚不摧

成语拼音

wú jiān bù cuī

无坚不摧成语解释

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典故出处

《旧唐书·孔巢文传》(田)悦酒酣,自其骑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成语典故

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刘伯承《回顾长征》

成语造句

面对重重困难,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能力,勇往直前,仿佛拥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战场上,有一位名叫李牧的将领。他所生活的时代,各国纷争不断,战乱频繁。 李牧起初只是赵国军队中的一名小将,但他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很快崭露头角。 当时,赵国北方边境时常受到匈奴的侵扰。匈奴骑兵剽悍凶猛,来去如风,赵国军队多次抵御,均未取得显著成效。李牧临危受命,被派往北方戍边。 他到任后,并没有急于与匈奴正面交锋。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策略。他下令让士兵们像往常一样畜牧、种田,仿佛对匈奴的威胁毫不在意。甚至当匈奴来袭时,他命令士兵们迅速撤回城中防守,严禁出战。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几年,匈奴都认为李牧胆小怯懦,就连赵国的士兵们也开始对李牧的做法感到不解和不满。 然而,李牧却不为所动,他在暗中不断地训练士兵,增强军队的实力。他精心挑选战马,打造精良的兵器,还加强了士兵们的阵法训练。 终于,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牧决定主动出击。他集结了大批精锐的士兵,排兵布阵,严阵以待。当匈奴再次来袭时,李牧一声令下,赵国军队如猛虎出山,势如破竹。 此前,匈奴一直轻视李牧和赵国军队,毫无防备。这一次,赵国军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猛和强大。他们的阵法严密,配合默契,每一个士兵都充满了斗志。 李牧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剑,冲锋在前。在他的带领下,赵国军队如同一股无坚不摧的洪流,瞬间冲垮了匈奴的防线。匈奴骑兵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但赵国军队紧追不舍,杀得匈奴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经此一役,匈奴元气大伤,多年不敢再犯赵国边境。李牧和他的军队也因此名震天下。 李牧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正是因为他善于隐忍,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能够展现出无坚不摧的力量。他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也让“无坚不摧”这个成语有了生动而深刻的诠释。

无坚不摧-成语图片

无坚不摧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