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书生
成语拼音
- yī jiè shū shēng
一介书生成语解释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典故出处
-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成语典故
- 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一介书生”、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思。★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成语造句
- 他虽然心怀壮志,渴望建功立业,但终究只是一介书生,缺乏实践经验。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叫李恪。
李恪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心怀报国之志。然而,他家境普通,无权无势,在那个看重门第和家族背景的时代,他只是一介书生。
李恪饱读诗书,对经史子集皆有深刻的见解。他常与同窗好友在书院中探讨学问,纵论天下大事。虽身处陋室,却心系苍生,渴望有朝一日能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当时,朝政腐败,奸臣当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李恪目睹这一切,痛心疾首。他多次向地方官员上书,陈述利弊,提出改革之策,却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恪所在的郡县遭受了严重的水灾,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当地官员不仅不积极救灾,反而中饱私囊,克扣朝廷下发的救灾物资。李恪义愤填膺,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组织起当地的书生和乡绅,共同募集粮食和衣物,救济灾民。
然而,他的行为却触怒了当地的官员。官员们诬陷他聚众闹事,意图谋反,将他抓捕入狱。在狱中,李恪遭受了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毫不畏惧。
幸好,朝廷中的一位清正廉洁的大臣听闻了此事,经过深入调查,为李恪洗刷了冤屈,并将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绳之以法。李恪的义举传遍了整个郡县,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
经此一事,李恪深知,要想真正改变国家的现状,必须进入朝堂,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于是,他更加刻苦读书,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恪终于金榜题名,踏入了仕途。然而,朝堂之上的斗争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和残酷。那些权贵们对他这个出身贫寒的书生百般排挤和打压,但李恪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能,在夹缝中艰难前行。
他不忘初心,始终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敢于直言进谏,提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虽然多次遭遇挫折,但他从未放弃,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为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安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恪,这位曾经的一介书生,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即使出身平凡,也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一介书生-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