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俱碎
成语拼音
- yù shí jù suì
玉石俱碎成语解释
- 犹玉石俱焚。
典故出处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面对巨大的困难时,他抱着玉石俱碎的决心,绝不退缩。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故事。
那是在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土地和权力,纷争不断。有两个诸侯国,分别是强大的梁国和相对弱小的卫国。梁国的国君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扩张领土,将卫国纳入自己的版图。
卫国的国君深知自己的国家实力弱小,难以与梁国正面抗衡,但他也不愿轻易屈服,将祖宗留下的基业拱手相让。于是,他召集了国内的大臣们,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大臣们有的主张求和,向梁国献上珍宝和美女,以求换取和平;有的则主张拼死一战,哪怕玉石俱碎,也绝不做亡国奴。卫国国君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奋起抵抗。
他动员全国的百姓,积极备战。年轻的男子们被组织起来,接受军事训练;妇女们则负责为军队缝制衣物、准备粮草。整个卫国上下,同仇敌忾,士气高昂。
然而,梁国的军队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很快就兵临卫国城下。卫国的军队在城墙上奋勇抵抗,一次次击退了梁国军队的进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卫国的伤亡越来越大,物资也逐渐匮乏。
在这危急关头,卫国国君亲自登上城墙,鼓舞士气。他大声说道:“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亲人。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人,也要让敌人知道,我们卫国的子民绝不畏惧!哪怕玉石俱碎,也要保卫我们的国家!”
卫国的军民们被国君的话语所激励,爆发出了更强大的战斗力。梁国的军队久攻不下,士气渐渐低落。而此时,卫国的盟国听闻卫国的困境,派出了援兵。梁国军队腹背受敌,最终不得不撤退。
卫国在这场几乎看不到希望的战争中,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抵抗,保住了自己的国家。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在面对强敌时,哪怕力量悬殊,只要有玉石俱碎的决心,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困境中,不能轻易放弃,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玉石俱碎-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