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

成语拼音

zhōng xī hé bì

中西合璧成语解释

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典故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成语典故

她转过脸去看墙壁上的字画那也是中西合璧”的,张大千的老虎立轴旁边陪衬着两列五彩铜版印的西洋画。★茅盾《子夜》八

成语造句

这座建筑的风格独特,将中式的飞檐斗拱与西式的立柱雕花完美融合,可谓中西合璧。

成语故事

在清朝末年,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和影响。 当时,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人,出生于一个传统的书香门第。他自幼饱读诗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接触到了越来越多来自西方的知识和思想。 李明深感西方在科学技术、工业制造等方面的先进,同时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部分在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时存在不足。于是,他决定走出国门,前往西方学习。 在西方国家,李明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他钻研物理学、化学,了解机械制造的原理,同时也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理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几年后,李明学成归国。他没有一味地照搬西方的模式,而是试图将西方的先进之处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 他在家乡开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在这所学堂里,既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又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西方科学课程,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知识。 在建筑方面,李明也展现出了中西合璧的理念。他设计的房屋,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几何线条和实用功能。 在工业领域,李明引入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但同时注重结合中国工人的手艺和经验。他打造的工厂,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留了中国特色的工艺。 李明的努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支持,他所在的地区逐渐繁荣起来。他的实践证明,中西合璧并非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成果。 正如中国历史上多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一样,只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李明的故事成为了当时的一段佳话,激励着更多的人以开放的心态去探索中西合璧的道路,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中西合璧-成语图片

中西合璧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