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死不辞

成语拼音

wàn sǐ bù cí

万死不辞成语解释

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成语典故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回蝉曰:“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兴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释义:意思是虽然有一万次死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故事: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  司徒王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玉室担心,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走近一看,原来是家中的歌妓貂蝉。王允问道:“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  貂蝉回答说:“承蒙大人恩惠抚养,为我训习歌舞,并以礼相待。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近来见大人双眉紧锁,知道必定是为国事操心,所以心中忧伤,但不敢询问。今晚又见大人行坐不安,因此也长吁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现。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也决不推辞。”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朝貂蝉跪下,纳头便拜。貂蝉慌忙扶起。王允流着眼泪说:“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计可施。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异常,天下无有敌手。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因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  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他说:“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决不推辞,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死在万刃之下!”玉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成语造句

为了完成这项重要任务,他就算面临再多艰难险阻也万死不辞。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忠诚勇敢的将军叫李明。 当时国家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危机,敌国大军压境,战火连天。李明所在的城池是抵御敌军的重要防线。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艰难与危险,但他毫不犹豫地肩负起了守城的重任。 敌军的进攻异常凶猛,一波又一波如潮水般涌来。李明带领着士兵们奋勇抵抗,日夜坚守在城墙上,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然而,敌军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城池逐渐陷入了困境。 在这艰难的时刻,李明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不断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告诉他们一定要坚守住城池,为了国家和人民,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有一次,敌军设计了一个圈套,引李明出城作战。许多人都劝他不要中计,但李明为了能够给敌军以致命一击,毅然决然地带领一队精锐出城。不出所料,他们陷入了敌军的包围之中。但李明毫不畏惧,奋勇杀敌,身上多处受伤却依然顽强战斗。 经过一番苦战,李明最终成功突围回到城中。此时的他已经疲惫不堪,但他稍作休整后,又立刻投入到战斗中。 在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中,李明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但他始终坚定地守护着城池,为了国家和人民,真的做到了万死不辞。 他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国家,人们对他的勇敢和忠诚赞叹不已。后来,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终于击退了敌军,守住了国家的安宁。而李明的名字,也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忠诚和勇敢的象征。正如《后汉书·班超传》中所记载的班超那样,他投笔从戎,万里赴戎机,为了国家的安定,同样展现出了万死不辞的精神。李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成语的深刻内涵,他的故事也激励着后人,为了正义和理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万死不辞-成语图片

万死不辞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