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楷模

成语拼音

yī dài kǎi mó

一代楷模成语解释

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典故出处

《旧唐书·李靖传》:“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成语典故

隋朝末年,隋场帝穷兵默武骄奢淫意。好大喜功,先是开凿大运河,后来几次兴兵东征,大举侵略朝鲜。全国的青壮男子大多数被抽调修河、当兵。土地无人耕种,苛捐杂税年年增加,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天下即将大乱。  当时正在山西马邑作地方官的李靖,对国家形势的严峻形势有着清醒地认识。李靖不希望天下大乱,他来到京城,面见执掌军政大权的越国公杨素,打算说服杨素,拿出办法,稳定政局。交谈之后,李靖深感失望,立即辞去官职。回家深入研究兵书战策。  李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的开国名将,对《孙子兵法》很有研究,经常与李靖在一起谈论心得体会。每次畅谈之后,韩擒虎都十分慨叹,称赞李靖的看法。  不久,杨素病死,他的儿子杨玄感举兵造反。接着,全国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李靖来到太原,帮助唐高祖李渊统一天下。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李靖由刑部尚书调任兵部尚书。当时西北的少数民族突厥和吐谷浑经常袭扰边境,抢劫牛马,屠杀百姓,成为唐朝的边患。唐太宗平定天下之后,立即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率兵北征,彻底解除西北边疆的威胁。一次,李靖仅率三千铁骑,出奇制胜,将突厥逐出境外,而后李靖为平定边患,经常统兵在外,大小百余战,立下赫赫战功,升为尚书仆射。  李靖看到天下基本平定,估计以后不会有大规模征战,觉得自己是员武将,在朝廷已经不会有太大作为,决定辞去职务,告老还乡。  一次,唐太宗派李靖到各地察访民情,李靖推辞说:“我年龄有些老了,只怕辜负陛下的信任,还是派别人去更好些。”  李靖回到家把他的想法详细写进了奏章,送给唐太宗。  唐太宗看了李靖的奏章,觉得措辞十分得体,态度非常恳切,内心很感动,立即同意了。第二天,派中书侍郎向李靖传达他的旨意,说:“我看从古至今,作了大官而能知足的人太少了,不论聪明人或庸俗的人差不多都不能自知。有些人本来没什么才能,还留恋权势,不肯辞官,还有人生病,根本不能办事,仍然占据高位。我同意你辞官,不仅成全你的志向,更重要的是想把你树为一代楷模,让人们学习。”  李靖辞官以后,把平生用兵心得写成一部《李卫公兵法》,可惜后来失传了。

成语造句

他凭借自己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成为了众人心中的一代楷模。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成为了众人敬仰的楷模。 他叫李沆,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臣。李沆自幼聪慧好学,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步入仕途。在为官期间,他始终秉持着公正、廉洁的原则,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祉。 当时的北宋,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各种利益纷争不断。然而,李沆却能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他对待政务兢兢业业,每一件事都亲自过问,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积极推动各项政策的实施,以改善百姓的生活。 李沆不仅在政务上表现出色,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堪称典范。他对待同僚真诚友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当有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建议时,他总是耐心地倾听,然后以理服人,从不凭借自己的权势强行压制。他的这种宽厚和包容赢得了同僚们的敬重和信任。 有一次,朝廷中出现了一些关于李沆的不实传闻,有人趁机落井下石,试图诋毁他的声誉。然而,李沆得知后却不以为意,他坚信清者自清,自己的品德和才能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不实传闻不攻自破,李沆的声誉反而更加卓著。 李沆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百姓默默奉献。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不仅为当时的社会树立了榜样,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一代楷模”。 在历史的记载中,像李沆这样的楷模人物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品德高尚,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努力,追求卓越,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当铭记这些楷模人物的事迹,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动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像李沆这样的楷模,他们能够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让我们以这些楷模为榜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代楷模-成语图片

一代楷模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