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擎天
成语拼音
- yī zhù qíng tiān
一柱擎天成语解释
- 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典故出处
- 唐·张固《独秀山》诗:“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唐·大诏令集·赐陈敬瑄铁券文》:“卿五山镇地,一柱擎天;气压乾坤,量含宇宙。”
成语典故
- 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盛怒之下用头触碰了不周山,一下子把支撑天的东南方一根柱子和拴地的大绳子撞断了,天失去了支撑,向西北方向倾斜,天下的日月星辰向西北方向运转,大地上江河泥沙都向东南方向流去。
成语造句
- 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在工作中展现出一柱擎天的气魄和领导力,带领团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语故事
- 在远古时期,天地初开,万物混沌。有一个名为共工的神祇,他拥有着巨大的力量和野心。
当时,天地间的秩序尚未完全确立,共工妄图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天地间的主宰。他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与其他神祇产生了诸多冲突和矛盾。
在一次激烈的争斗中,共工与颛顼为了争夺统治权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拼尽全力。
然而,最终共工战败了。他愤怒不已,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在极度的愤怒和绝望中,共工竟然不顾一切地撞向了不周山。
这一撞,犹如天崩地裂。不周山是支撑天地的一根重要柱子,它的倒塌引发了巨大的灾难。天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天河之水倾泻而下,大地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
人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许多生命消逝,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危急关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女神——女娲。女娲目睹了这一切惨状,心中充满了悲悯。她决心拯救这片陷入灾难的天地和生灵。
女娲不辞辛劳地寻找各种材料,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终于炼出了五色石,用它们来修补天空的窟窿。她又斩断了一只巨大神龟的脚,用来重新支撑起天地。
经过女娲的不懈努力,天地终于恢复了稳定,灾难逐渐平息。而共工因为他的冲动和莽撞,给天地带来了如此巨大的灾难,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反面教材。
从那以后,“一柱擎天”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能够独自担当起天下重任的人或事物。而女娲补天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为了拯救和守护而努力奋斗。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展现出了“一柱擎天”的气概,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如同女娲一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撑起了一片天地,成为了人们敬仰和传颂的对象。
一柱擎天-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