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形于色
成语拼音
- yì xíng yú sè
义形于色成语解释
- 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典故出处
-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成语典故
- 魏文帝称帝,陈群面带愁容,文帝问他:“朕顺应天命即位,你为什么不高兴?”陈群回答说:“臣和华歆铭记先朝,现在虽然欣逢盛世,但是怀念故主恩义的心情,还是不免要流露出来。”。
成语造句
- 他面对不公的事情,立刻挺身而出,义形于色地指责那些违法乱纪之人。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勇之士,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正义与勇敢。
在某个动荡的时期,有一个名叫林义的人。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地方。林义自幼目睹百姓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对正义的追求。
有一次,当地的恶霸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强占民田,搞得怨声载道。林义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他决心要为百姓们讨回公道。他四处奔走,收集恶霸的种种恶行证据,全然不顾自身可能面临的危险。
当他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后,毅然决然地前往官府,要告发恶霸的罪行。在官府大堂上,面对恶霸和其背后势力的威胁,林义毫无惧色,他挺直脊梁,将证据一一呈上,慷慨陈词,诉说着百姓们的悲惨遭遇。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他的表情严肃而庄重,他的一举一动都展现出他内心的坚定和对正义的执着。此时的他,可谓是义形于色。
官员们被他的勇气和正义所打动,开始认真调查此事。最终,恶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侵占的民田也归还给了百姓。林义的行为赢得了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大家都把他视为英雄。
林义的故事传遍了四方,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美谈。他的义举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只要心中有义,就敢于挺身而出,哪怕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也毫不退缩。而“义形于色”这个成语,也因为林义这样的人,更加深刻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正义和勇敢的象征。古往今来,像林义这样义形于色之人还有许多,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正义,为社会的公平和美好而努力奋斗。
义形于色-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