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贤慢士
成语拼音
- ào xián màn shì
傲贤慢士成语解释
-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典故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他在公司里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开始飘飘然,对有才能的人傲贤慢士,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成语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为梁国。梁国的国君梁惠王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便逐渐养成了骄傲自大的性格。
梁惠王非常重视军事力量,不断地扩充军队,试图通过武力来征服周边的国家,扩大自己的领土。他对于国内的贤能之士,却常常表现出傲慢无礼的态度。
有一次,一位名叫庄周的智者前来拜见梁惠王。庄周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他的思想和学说在当时颇负盛名。然而,梁惠王见到庄周后,并没有以礼相待,反而带着轻蔑的口吻说:“你就是那个庄周啊,听闻你有些虚名,本王今日倒要看看你有何能耐。”庄周听后,心中暗暗叹息,他知道梁惠王这种傲贤慢士的态度很难成就一番大业。
庄周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大王,我虽不才,但也有自己的见解。治国之道,不应仅仅依靠武力,更应重视人才和智慧。”梁惠王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说道:“哼,本王的大军就是最强大的力量,那些所谓的贤能之士能比得过我的千军万马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国的发展逐渐出现了问题。由于梁惠王长期忽视贤能之士的意见和建议,国家的治理出现了诸多漏洞和弊端。而周边的国家则日益强大起来,对梁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此时,梁惠王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为时已晚。那些曾经被他傲慢对待的贤能之士,早已对他失望透顶,纷纷离开了梁国。梁国陷入了困境,最终走向了衰落。
历史上,像梁惠王这样傲贤慢士的君主并不少见。例如,昔日的纣王也是因为不听从忠臣的劝谏,沉迷于酒色,最终导致商朝的灭亡。而那些能够礼贤下士、广纳贤才的君主,往往能够成就一番霸业。如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曾射过他一箭的管仲为相,最终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傲贤慢士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只有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才能让一个国家或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否则,就会像梁国一样,因为君主的傲慢和无知而走向衰败。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珍惜和尊重身边的每一位贤能之士,共同为实现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傲贤慢士-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