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屈
成语拼音
- bǎi zhé bù qū
百折不屈成语解释
-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典故出处
- 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成语典故
- 要像总理那样……奋不顾身,百折不屈。★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
成语造句
- 面对重重困难与挫折,他始终勇往直前,百折不屈,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英雄人物的经历令人动容,他的故事充分展现了百折不屈的精神。
这位英雄名叫苏武。汉武帝时期,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扣押。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用尽各种方法,又是威胁又是利诱。然而,苏武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对国家的忠诚,坚决不肯降服。
单于见苏武如此坚定,便将他流放到北海边牧羊,并且说只有等公羊生下小羊才允许他回国。北海环境恶劣,荒无人烟,苏武在那里缺衣少食,生活极为艰难。但他没有丝毫的抱怨和退缩,每天饿着肚子放羊,渴了就喝雪水,冷了就与羊群相拥取暖。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北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曾经强壮的他变得消瘦憔悴,但他的目光依然坚定,他心中对祖国的思念和忠诚从未改变。即使面对这样困苦的处境,他依然挺直脊梁,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后来,匈奴内部发生了变化,汉武帝也驾崩了,新即位的汉昭帝与匈奴达成了和议。汉朝使者几经辗转,终于得知了苏武还活着的消息,经过多方努力,苏武终于得以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
当苏武手持已经光秃的符节,迈着坚定的步伐回到长安时,百姓们都为之感动落泪。他在匈奴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却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信念的坚守,这种百折不屈的精神成为了千古佳话,激励着无数后人。
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苏武正是这样一位历经苦难却百折不屈的伟大人物,他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篇章中,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他让我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
百折不屈-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