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驱直入
成语拼音
- cháng qū zhí rù
长驱直入成语解释
- 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典故出处
- 《战国策·燕策二》:“轻卒锐兵,长驱至国。”汉·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直入敌围者也。”
成语典故
- 公元219年,曹操为夺取战略要地荆州,与刘备在这一带酣战。刘备的大将关羽用重兵围住了襄阳,曹操的堂弟曹仁固守襄阳毗邻的樊城,处境相当困难。 这年七月,曹操派虎威将军于禁率军增援曹仁。不久,樊城这一带连降大雨,汉水泛滥。关羽乘机引水去淹曹军,结果于禁全军覆没,被迫投降。 由于洪水冲进樊城,曹仁处境危急。一些部将劝他放弃樊城,乘船退走。但有人极力反对,说是水势不可能一直这样大,过些时日会退去,还是紧守为好。曹仁觉得有理,决定紧守樊城。 不久,曹操又派大将徐晃率军去樊城解围。徐晃老谋善算,暂不将部队直接开到樊城,而在稍远之处驻扎下来,然后派人用暗箭把信射入樊城,与曹仁取得联系。正好曹操还在组织其他兵马增援,得知徐晃的行动非常赞同,要他等待各路兵马到齐,一并开向樊城。 当时,刘备一部分军队驻在离樊城不太远的偃城。徐晃带领一些军队来到偃城郊外,故意挖掘陷坑,似乎要截断偃城军队的退路。驻军中计,匆匆撤离偃城。于是徐晃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这座城池。 这时,曹操组织的十二路兵马已经赶到。于是徐晃和这些兵马会合起来,打算和曹仁内外夹击关羽。 关羽在围头和四冢(zhong)两处地方驻有军队。徐晃表面上装出要进攻围头的样子,实际上亲率大军进攻四冢。等关羽发现徐晃主攻的方向时,为时已晚。匆匆赶到四冢的五千兵马很快被徐晃击败。接着徐晃率领部下,一直冲进了关羽对曹仁的包围圈中。关羽的将士不敌败走,襄阳,樊城终于解围。 徐晃的捷报传到曹操那里,曹操立即写了慰劳令,派人送到前方。令中写道:“我用兵三十多年,所知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你那样长距离不停顿地策马快跑,一直往前,冲入敌人的包围圈中。”。
成语造句
- 敌人凭借强大的兵力长驱直入,我方形势十分危急。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其国君极具雄心壮志。
当时,在这个国家的边境之外,有一个相对弱小的邻国。这个邻国虽然地域不广,但却有着丰富的资源。该国君对其垂涎已久,一直想要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中。
终于,在经过精心的筹备和谋划后,国君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他派遣了一支精锐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邻国进发。
这支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他们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高超的战术,迅速地突破了邻国的防线。
在进军的过程中,将领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指挥才能,士兵们也个个奋勇当先。他们就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长驱直入,直奔邻国的都城。
邻国的国王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急忙组织军队进行抵抗。然而,他们的实力与这支入侵的军队相差悬殊,根本无法阻挡其前进的步伐。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这个弱小的邻国被彻底征服。国君成功地实现了他的扩张野心,将大片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纳入了自己的国家。
在历史上,这样长驱直入取得胜利的例子并不少见。例如,在古代的一些著名战役中,一些强大的军队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大的实力,能够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深入敌方腹地,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这种长驱直入的战略和行动,也成为了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被后世的军事家们所研究和借鉴。但同时,战争也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痛,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
长驱直入-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