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终日

成语拼音

bù kě zhōng rì

不可终日成语解释

终日从早到晚,一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

典故出处

《礼记·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成语典故

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语造句

他自从生意失败后,整个人陷入了极度的焦虑和恐慌之中,仿佛生活变得毫无希望,不可终日。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卫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虽然有一定的治国才能,但他性格多疑,常常对身边的大臣和将领们心生猜忌。 卫国有一位忠诚而有才能的大臣叫史鱼。史鱼看到卫灵公的这种性格可能会给国家带来危机,多次直言进谏,希望卫灵公能改变。然而,卫灵公却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国的局势逐渐变得动荡不安。周边的诸侯国对卫国虎视眈眈,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史鱼心急如焚,但卫灵公依然我行我素。 史鱼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改变卫灵公了,但他又非常担忧卫国的未来。他整日忧心忡忡,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感到深深的焦虑。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劝他不要如此焦虑,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但史鱼却无法释怀。 终于,史鱼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在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叮嘱道:“我一生为卫国尽忠,但未能让国君有所改变。我死后,你不要举行隆重的葬礼,把我的尸体放在窗户边,让我用这种方式来继续劝谏国君。” 史鱼死后,他的儿子按照他的吩咐做了。卫灵公前来吊唁时,看到史鱼的尸体放在窗户边,感到十分惊讶和不解。史鱼的儿子便将父亲的遗愿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后,深受触动。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国家和大臣带来了如此大的困扰,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从那以后,卫灵公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多疑性格,开始重视大臣们的意见,努力治理国家。而史鱼因为对国家的担忧到了不可终日的地步,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也被后人铭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对国家、对事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可能会因为局势的严峻而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甚至达到不可终日的状态。这种精神虽然可能会让自己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也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人们不断前进,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领导者,应该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地带领大家走向成功。

不可终日-成语图片

不可终日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