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其任

成语拼音

bù shèng qí rèn

不胜其任成语解释

胜能担当。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

典故出处

《周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餸,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被安排负责这项艰巨的任务,可在实际操作中很快就显现出能力不足,完全不胜其任。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为大梁。大梁国的国王想要任命一位将军去镇守边疆,抵御外敌的入侵。 经过一番挑选,国王最终选定了一位名叫赵括的年轻人。赵括出身名门,自幼便熟读兵书,对兵法理论可谓是了如指掌,常常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展现出自己对军事的“高深见解”。 然而,朝中的一些老臣却对此忧心忡忡,他们认为赵括虽然理论丰富,但缺乏实际的作战经验,恐怕难以担当如此重任。其中一位老臣便进宫面见国王,诚恳地说道:“陛下,赵括虽有才华,但从未真正上过战场,此次镇守边疆事关重大,切不可贸然任用啊。”但国王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赵括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坚信他能够胜任这一职务。 就这样,赵括带着国王的期望和重托,率领大军奔赴边疆。一开始,他凭借着自己从兵书中所学的知识,指挥军队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并且取得了胜利。这让他更加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就是天生的将才。 但好景不长,敌军见赵括如此年轻气盛,便设下了一个圈套。赵括不知是计,贸然带领大军深入敌军腹地。结果中了敌军的埋伏,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赵括这时候才发现,战场上的情况远比兵书中所写的要复杂得多,自己所学的那些理论根本无法应对眼前的困境。 士兵们在敌军的攻击下死伤惨重,赵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他拼命地想要指挥军队突围,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最终,赵括所率领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他自己也在战斗中丢了性命。 这场战役的失败,给大梁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国王这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草率,自己错用了赵括这个不胜其任的人。他后悔不已,但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任用人才时,不能仅仅看重理论知识和表面的才华,更要注重实际的能力和经验。否则,就如同大梁国的国王一样,可能会因为任用了不胜其任的人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就如《汉书·外戚传下》中所记载的:“夫小往大来,暑往寒来,四时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理也。事之不可强者,虽强之,弗能保其成也。”我们应当以史为鉴,在面对重要的事情和决策时,要谨慎选择真正有能力担当的人,避免重蹈覆辙。

不胜其任-成语图片

不胜其任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