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寝忘食

成语拼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废寝忘食成语解释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典故出处

《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成语典故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叶县附近)。  叶县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以后,孔子知道了这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授业传道,而从不担忧受贫受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纪。’这样的话呢?”  孔子的话,显示出他由于有远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实。

成语造句

他为了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连续几天都在工作,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年轻的书生名叫李明。李明自幼聪慧好学,对知识有着无尽的渴望。 他生活在一个小村落里,但心中却怀揣着远大的抱负。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他常常不辞辛劳地前往附近的城镇,寻找各种书籍来阅读。 有一次,李明偶然间得到了一本极其珍贵的古籍,里面记载着深奥的学问和智慧。他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开始研读起来。从那一天起,李明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白天认真地阅读、思考,晚上则在微弱的灯光下继续钻研,完全沉浸其中。 有时候,他会因为一个问题而苦思冥想,忘记了吃饭的时间;有时候,他会因为沉迷于书中的内容而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他才惊觉自己一夜未眠。就这样,李明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的家人和朋友们看到他如此痴迷的状态,都十分担心他的身体,纷纷劝他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但李明心中只有对知识的追求,他说:“古之贤达,为求真理,不惜付出一切。我亦当如此,以求有朝一日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凭借着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积累了渊博的知识。他开始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帮助村里的人们解决各种问题。他的名声渐渐传开,甚至引起了一些权贵的注意。 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李明被推荐给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这位学者对李明的才华和努力深感钦佩,决定收他为徒。在学者的指导下,李明的学问更是突飞猛进。 最终,李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废寝忘食的钻研精神,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学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他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下来,激励着无数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哪怕需要废寝忘食也在所不惜。正如孔子所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李明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种对知识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废寝忘食-成语图片

废寝忘食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