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三寸舌

成语拼音

diào sān cùn shé

掉三寸舌成语解释

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典故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凭借着自己的口才,在谈判桌上左右逢源,那巧言善辩的模样,真可谓掉三寸舌。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张仪的人。 张仪自幼聪慧好学,对纵横之术颇有研究。当时各国纷争不断,局势错综复杂。张仪凭借着自己的口才和谋略,决心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番天地。 起初,张仪四处游历,寻找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来到了魏国,但并未得到重用。后来,他辗转到了秦国。在秦国,他终于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秦惠文王看到了张仪那能言善辩的本事和对局势精准的分析,便任命他为客卿。 张仪开始运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谋取利益。有一次,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齐国和楚国是联盟关系。张仪主动请缨,前往楚国去破坏齐楚联盟。 张仪来到楚国后,凭借着他的巧舌如簧,成功地见到了楚怀王。他对楚怀王说,如果楚国能和齐国断交,秦国愿意割让六百里土地给楚国。楚怀王听了十分心动,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毅然决然地与齐国断交。然而,当楚国派人去接收土地时,张仪却耍赖说只答应给六里地。楚怀王大怒,派兵攻打秦国,但此时楚国已失去了齐国这个盟友,孤立无援,最终被秦国打得大败。 张仪又凭借他的口才,在各国之间游走,时而离间他国关系,时而为秦国谋取好处。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让他在复杂的政治舞台上如鱼得水,为秦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仪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掉三寸舌”的威力。他用自己的言辞和智慧,在各国之间翻云覆雨,影响着历史的走向。他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的口才,更在于他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他懂得如何利用他人的弱点和欲望,通过言语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张仪以其独特的方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人见识到了言语的巨大力量和一个能言善辩之人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尽管后人对张仪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智慧和口才确实令人钦佩。

掉三寸舌-成语图片

掉三寸舌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