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无常
成语拼音
- fǎn fù wú cháng
反复无常成语解释
- 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典故出处
- 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成语典故
- 叫我怎么能赦你这反复无常的罪呢!★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七回
成语造句
- 他行事从来没有一定的规律,让人难以捉摸,简直就是反复无常。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的大夫名叫庆郑。庆郑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
当时,这个诸侯国的国君非常任性,经常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决策。有一次,国君决定攻打另一个国家,庆郑极力劝阻,他说:“大王,我们应该谨慎行事,不能轻易发动战争。对方国家实力不容小觑,而且我们准备也不充分,此时出兵恐怕会遭遇失败。”然而,国君根本不听庆郑的劝告,执意要出兵。
结果,正如庆郑所料,战争打得非常艰难,这个诸侯国的军队陷入了困境。在关键时刻,国君的车夫因为国君之前没有听他的建议而心怀不满,故意驾车乱跑,导致国君陷入了危险之中。庆郑看到这一情况,本可以出手相救,但他想起国君之前的刚愎自用和不听劝告,便犹豫了。最终,国君被敌军俘虏。
后来,国君被放回,但他却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责怪庆郑没有救他。庆郑则直言不讳地说:“大王您一贯反复无常,从不听取正确的意见,才导致今天的后果,这又能怪谁呢?”国君听后大怒,下令处死了庆郑。
这个故事深刻地展现了这位国君反复无常的性格特点。他时而固执己见,时而又怪罪他人,完全根据自己的情绪和利益来行事,没有一个稳定的决策原则和行为准则。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不仅给自己带来了灾难,也让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在历史的长河中,类似这样反复无常的人物和事例屡见不鲜。例如,在某些朝代的政治斗争中,一些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今天支持这个派别,明天又投靠另一个派别,毫无原则和忠诚度可言。他们的反复无常往往导致局势的混乱和动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我们应该从这些故事中吸取教训,明白做人做事要有一定的原则和底线,不能像故事中的国君那样反复无常。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事务中,都应该保持理性和稳定的态度,根据事实和道理来做出决策,而不是随意改变主意或被情绪所左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反复无常-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