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常簡作《通鑑》),是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爲綱,事件爲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十六朝1362年的歷史。在這部書裏,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爲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爲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爲《資治通鑑》。

梁紀十九

上章敦牂,一年。


太宗簡文皇帝上大寶元年(庚午,公元五五零年)


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陳霸先發始興,至大庾嶺,蔡路養將二萬人軍於南野以拒之。路養妻侄蘭陵蕭摩訶,年十三,單騎出戰,無敢當者。杜僧明馬被傷,陳霸先救之,授以所乘馬。僧明上馬復戰,衆軍因而乘之。路養大敗,脫身走。霸先進軍南康,湘東王繹承製授霸先明威將軍、交州刺史。


戊辰,東魏進太原公高洋位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臺、齊郡王。


庚午,邵陵王綸至江夏,郢州刺史南平王恪郊迎,以州讓之,綸不受;乃推綸爲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承製置百官。


魏楊忠圍安陸,柳仲禮馳歸救之。諸將恐仲禮至則安陸難下,請急攻之。忠曰:“攻守勢殊,未可猝拔;若引日勞師,表裏受敵,非計也。南人多習水軍,不閒野戰,仲禮師在近路,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襲之,彼怠我奮,一舉可克。克仲禮,則安陸不攻自拔,諸城可傳檄定也。”乃選騎二千,銜枚夜進,敗仲禮於漴頭,獲仲禮及其弟子禮,盡俘其衆。馬岫以安陸,別將王叔孫以竟陵,皆降於忠。於是漢東之地盡入於魏。


廣陵人來嶷說前廣陵太守祖皓曰:“董紹先輕而無謀,人情不附。襲而殺之,此壯士之任耳。今欲糾帥義勇,奉戴府君。若其克捷,可立桓、文之勳;必天未悔禍,猶足爲梁室忠臣。”皓曰:“此僕所願也。”乃相與糾合勇士,得百餘人。癸酉,襲廣陵,斬南兗州刺史董紹先;據城,馳檄遠近,推前太子舍人蕭勔爲刺史,仍結東魏爲援。皓,恆之之子;勔,勃之兄也。乙亥,景遣郭元建帥衆奄至,皓嬰城固守。


二月,魏楊忠乘勝至石城,欲進逼江陵,湘東王繹遣舍人庾恪說忠曰:“詧來伐叔而魏助之,何以使天下歸心!”忠遂停湕北。繹遣舍人王孝祀等送子方略爲質以求和,魏人許之。繹與忠盟曰:“魏以石城爲封,梁以安陸爲界,請同附庸,並送質子,貿遷有無,永敦鄰睦。”忠乃還。


宕昌王梁彌定爲其宗人獠甘所襲,彌定奔魏,獠甘自立。羌酋傍乞鐵據渠株川,與渭州民鄭五醜合諸羌以叛魏。丞相泰使大將軍宇文貴、涼州刺史史寧討之,擒斬鐵、五醜。寧別擊獠甘,破之,獠甘將百騎奔生羌鞏廉玉。寧復納彌定於宕昌,置岷州於渠株川,進擊鞏廉玉,斬獠甘,虜廉玉送長安。


侯景遣任約、於慶等帥衆二萬攻諸籓。


邵陵王綸欲救河東王譽,而兵糧不足,乃致書於湘東王繹曰:“天時地利,不及人和,況乎手足肱支,豈可相害!今社稷危恥,創鉅痛深,唯應剖心嘗膽,泣血枕戈,其餘小忿,或宜容貰。若外難未除,家禍仍構,料今訪古,未或不亡。夫征戰之理,唯求克勝;至於骨肉之戰,愈勝愈酷,捷則非功,敗則有喪,勞兵損義,虧失多矣。侯景之軍所以未窺江外者,良爲籓屏盤固,宗鎮強密。弟若陷洞庭,不戢兵刃,雍州疑迫,何以自安,必引進魏軍以求形援。弟若不安,家國去矣。必希解湘州之圍,存社稷之計。”繹復書,陳譽過惡不赦,且曰:“詧引楊忠來相侵逼,頗遵談笑,用卻秦軍,曲直有在,不復自陳。臨湘旦平,暮便即路。”綸得書,投之於案,慷慨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於斯!湘州若敗,吾亡無日矣!”


侯景遣侯子鑑帥舟師八千,自帥徒兵一萬,攻廣陵,三日,克之,執祖皓,縛而射之,箭遍體,然後車裂以徇;城中無少長皆埋之於地,馳馬射而殺之。以子鑑爲南兗州刺史,鎮廣陵。景還建康。


丙戌,以安陸王大春爲東揚州刺史。省吳州。乙巳,以尚書僕射王克爲左僕射。


庚寅,東魏以尚書令高隆之爲太保。宣城內史楊白華進據安吳,侯景遣於子悅等帥衆攻之,不克。


東魏行臺辛術將兵入寇,圍陽平,不克。


侯景納上女溧陽公主,甚愛之。三月,甲申,景請上禊宴於樂遊苑,帳飲三日。上還宮,景與公主共據御牀,南面並坐,羣臣文武列坐侍宴。


庚申,東魏進丞相洋爵爲齊王。


臨川內史始興王毅等擊莊鐵,鄱陽王範遣其將巴西侯瑱救之,毅等敗死。


鄱陽世子嗣與任約戰於三章,約敗走;嗣因徙鎮三章,謂之安樂柵。


夏,四月,庚辰朔,湘東王繹以上甲侯韶爲長沙王。


丙午,侯景請上幸西州,上御素輦,侍衛四百餘人,景浴鐵數千,翼衛左右。上聞絲竹,悽然泣下,命景起舞,景亦請上起舞。酒闌坐散,上抱景於牀曰:“我念丞相!”景曰:“陛下如不念臣,臣何得至此!”逮夜乃罷。


時江南連年旱蝗,江、揚尤甚,百姓流亡,相與入山谷、江湖,採草根、木葉、菱芡而食之,所在皆盡,死者蔽野。富室無食,皆鳥面鵠形,衣羅綺,懷金玉,俯伏牀帷,待命聽終。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


景性殘酷,於石頭立大碓,有犯法者搗殺之。常戒諸將曰:“破柵平城,當淨殺之,使天下知吾威名。”故諸將每戰勝,專以焚掠爲事,斬刈人如草芥,以資戲笑。由是百姓雖死,終不附之。又禁人偶語,犯者刑及外族。爲其將帥者,悉稱行臺,來降附者,悉稱開府,其親寄隆重者曰左右廂公,勇力兼人者曰庫直都督。


魏封皇子儒爲燕王,公爲吳王。


侯景召宋子仙還京口。


邵陵王綸在郢州,以聽事爲正陽殿,內外齋閣,悉加題署。其部下陵暴軍府,郢州將佐莫不怨之。諮議參軍江仲舉,南平王恪之謀主也,說恪圖綸,恪驚曰:“若我殺邵陵,寧靜一鎮,荊、益兄弟必皆內喜,海內若平,則以大義責我矣。且巨逆未梟,骨肉相殘,自亡之道也。卿且息之。”仲舉不從,部分諸將,刻日將發;謀泄,綸壓殺之。恪狼狽往謝,綸曰:“羣小所作,非由兄也。兇黨已斃,兄勿深憂。”


王僧辯急攻長沙,辛巳,克之。執河東王譽,斬之,傳首江陵,湘東王繹反其首而葬之。初,世子方等之死,臨蒸周鐵虎功最多,譽委遇甚重。僧辯得鐵虎,命烹之,呼曰:“侯景未滅,奈何殺壯士!”僧辯奇其言而釋之,還其麾下。繹以僧辯爲左衛將軍,加侍中、鎮西長史。


繹自去歲聞高祖之喪,以長沙未下,故匿之。壬寅,始發喪,刻檀爲高祖像,置於百福殿,事之甚謹,動靜必諮焉。繹以爲天子制於賊臣,不肯從大寶之號,猶稱太清四年。丙午,繹下令大舉討侯景,移檄遠近。


鄱陽王範至湓城,以晉熙爲晉州,遣其世子嗣爲刺史,江州郡縣多輒改易。尋陽王大心,政令所行,不出一郡。大心遣兵擊莊鐵,嗣與鐵素善,請發兵救之,範遣侯瑱帥精甲五千助鐵。由是二鎮互相猜忌,無復討賊之志。大心使徐嗣徽帥衆二千,築壘稽亭以備範,市糴不通,範數萬之衆,無所得食,多餓死。範憤恚,疽發於背,五月,乙卯,卒。其衆祕不發喪,奉範弟安南侯恬爲主,有衆數千人。


丙辰,侯景以元思虔爲東道大行臺,鎮錢塘。丁巳,以侯子鑑爲南兗州刺史。


東魏齊王洋之爲開府也,勃海高德政爲管記,由是親暱,言無不盡。金紫光祿大夫丹楊徐之才、北平太守廣宗宋景業,皆善圖讖,以爲太歲在午,當有革命,因德政以白洋,勸之受禪。洋以告婁太妃,太妃曰:“汝父如龍,兄如虎,猶以天位不可妄據,終身北面。汝獨何人,欲行舜、禹之事乎!”洋以告之才,之才曰:“正爲不及父兄,故宜早升尊位耳。”洋鑄像卜之而成,乃使開府儀同三司段韶問肆州刺史斛律金,金來見洋,固言不可,以宋景業首陳符命,請殺之。洋與諸貴議於太妃前,太妃曰:“吾兒懦直,必無此心,高德政樂禍,教之耳。”洋以人心不壹,使高德政如鄴察公卿之意,未還;洋擁兵而東,至平都城,召諸勳貴議之,莫敢對。長史杜弼曰:“關西,國之勁敵,若受魏禪,恐彼挾天子,自稱義兵而東向,王何以待之!”徐之才曰:“今與王爭天下者,彼亦欲爲王所爲。縱其屈強,不過隨我稱帝耳。”弼無以應。高德政至鄴,諷公卿,莫有應者。司馬子如逆洋於遼陽,固言未可。洋欲還,倉丞李集曰:“王來爲何事,而今欲還?”洋僞使於東門殺之,而別令賜絹十匹,遂還晉陽,自是居常不悅。徐之才、宋景業等日陳陰陽雜佔,雲宜早受命。高德政亦敦勸不已。洋使術士李密卜之,遇《大橫》,曰:“漢文之卦也。”又使宋景業筮之,遇《乾》之《鼎》,曰:“《乾》,君也。《鼎》,五月卦也。宜以仲夏受禪。”或曰:“五月不可入官,犯之,終於其位。”景業曰:“王爲天子,無復下期,豈得不終於其位乎!”洋大悅,乃發晉陽。


高德政錄在鄴諸事,條進於洋,洋令左右陳山提馳驛齎事條並密書與楊愔。是月,山提至鄴,楊愔即召太常卿邢劭等議撰儀注,祕書監魏收草九錫、禪讓、勸進諸文;引魏宗室諸王入北宮,留於東齋。甲寅,東魏進洋位相國,總百揆,備九錫。洋行至前亭,所乘馬忽倒,意甚惡之。至平都城,不復肯進。高德政、徐之才苦請曰:“山提先去,恐其漏泄。”即命司馬子如、杜弼馳驛續入,觀察物情。子如等至鄴,衆人以事勢已決,無敢異言。洋至鄴,召夫齎築具集城南。高隆之請曰:“用此何爲?”洋作色曰:“我自有事,君何問爲!欲族滅邪!”隆之謝而退。於是作圜丘,備法物。


丙辰,司空潘樂、侍中張亮、黃門郎趙彥深等求入啓事,東魏孝靜帝在昭陽殿見之。亮曰:“五行遞運,有始有終。齊王聖德欽明,萬方歸仰,願陛下遠法堯、舜。”帝斂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謹當遜避。”又曰:“若爾,須作制書。”中書郎崔劼、裴讓之曰:“制已作訖。”使侍中楊愔進之。東魏主既署,曰:“居朕何所?”愔對曰:“北城別有館宇。”乃下御坐,步就東廊,詠範蔚宗《後漢書·贊》曰:“獻坐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所司請發,帝曰:“古人念遺簪弊履,朕欲與六宮別,可乎?”高隆之曰:“今日天下猶陛下之天下,況在六宮!”帝步入,與妃嬪已下別,舉宮皆哭。趙國李嬪誦陳思王詩云:“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直長趙道德以故犢車一乘候於東閣,帝登車,道德超上抱之,帝叱之曰:“朕自畏天順人,何物奴敢逼人如此!”道德猶不下。出雲龍門,王公百僚拜辭,高隆之灑泣。遂入北城,居司馬子如南宅,遣太尉彭城王韶等奉璽綬,禪位於齊。


戊午,齊王即皇帝位於南郊,大赦,改元天保。自魏敬宗以來,百官絕祿,至是始復給之。己未,封東魏主爲中山王,待以不臣之禮。追尊齊獻武王爲獻武皇帝,廟號太祖,後改爲高祖;文襄王爲文襄皇帝,廟號世宗。辛酉,尊王太后婁氏爲皇太后。乙丑,降魏朝封爵有差,其宣力霸朝及西、南投化者,不在降限。


文成侯寧起兵於吳,有衆萬人,己巳,進攻吳郡;行吳郡事侯子榮逆擊,殺之。寧,範之弟也。子榮因縱兵大掠郡境。


自晉氏度江,三吳最爲富庶,貢賦商旅,皆出其地。及侯景之亂,掠金帛既盡,乃掠人而食之,或賣於北境,遺民殆盡矣。


是時,唯荊、益所部尚完實,太尉、益州刺史武陵王紀移告徵、鎮,使世子圓照帥兵三萬受湘東王節度。圓照軍至巴水,繹授以信州刺史,令屯白帝,未許東下。


六月,辛巳,以南郡王大連行揚州事。


江夏王大款、山陽王大成、宜都王大封自信安間道奔江陵。


齊主封宗室高嶽等十人、功臣庫狄乾等七人皆爲王。癸未,封弟浚爲永安王,淹爲平陽王,浟爲彭城王,演爲常山王,渙爲上黨王,淯爲襄城王,湛爲長廣王,湝爲任城王,湜爲高陽王,濟爲博陵王,凝爲新平王,潤爲馮翊王,洽爲漢陽王。


鄱陽王範既卒,侯瑱依莊鐵,鐵忌之;瑱自安,丙戌,詐引鐵謀事,因殺之,自據豫章。


尋陽王大心遣徐嗣徽夜襲湓城,安南侯恬、裴之橫等擊走之。齊主娶趙郡李希宗之女,生子殷及紹德;又納段韶之妹。及將建中宮,高隆之、高德政欲結勳貴之援,乃言:“漢婦人不可爲天下母,宜更擇美配。”帝不從。丁亥,立李氏爲皇后,以段氏爲昭儀,子殷爲皇太子。庚寅,以庫狄幹爲太宰,彭樂爲太尉,潘相樂爲司徒,司馬子如爲司空。辛卯,以清河王嶽爲司州牧。


侯景以羊鴉仁爲五兵尚書。庚子,鴉仁出奔江西,將赴江陵,至東莞,盜疑其懷金,邀殺之。


魏人慾令岳陽王詧發哀嗣位,詧辭,不受。丞相泰使榮權冊命詧爲梁王,始建臺,置百官。


陳霸先修崎頭古城,徙居之。


初,燕昭成帝奔高麗,使其族人馮業以三百人浮海奔宋,因留新會。自業至孫融,世爲羅州刺史,融子寶爲高涼太守。高涼洗氏,世爲蠻酋,部落十餘萬家,有女,多籌略,善用兵,諸洞皆服其信義;融聘以爲寶婦。融雖累世爲方伯,非其土人,號令不行;洗氏約束本宗,使從民禮,每與寶參決辭訟,首領有犯,雖親戚無所縱舍,由是馮氏始得行其政。


高州刺史李遷仕據大皋口,遣使召寶,寶欲往,洗氏止之曰:“刺史無故不應召太守,必欲詐君共反耳。”寶曰:“何以知之?”洗氏曰:“刺史被召援臺,乃稱有疾,鑄兵聚衆而後召君;此必欲質君以發君之兵也,願且無往以觀其變。”數日,遷仕果反,遣主帥杜平虜將兵入灨石,城魚梁以逼南康,陳霸先使周文育擊之。洗氏謂寶曰:“平虜,驍將也,今入贛石與官軍相拒,勢未得還,遷仕在州,無能爲也。君若自往,必有戰鬥,宜遣使卑辭厚禮告之曰:‘身未敢出,欲遣婦參。’彼聞之,必憙而無備。我將千餘人,步擔雜物,唱言輸賧,得至柵下,破之必矣。”寶從之。遷仕果不設備,洗氏襲擊,大破之,遷仕走保寧都。文育亦擊走平虜,據其城。洗氏與霸先會於灨石,還,謂寶曰:“陳都督非常人也,甚得衆心,必能平賊,君宜厚資之。”


湘東王繹以霸先爲豫州刺史,領豫章內史。


辛丑,裴之橫攻稽亭,徐嗣徽擊走之。


秋,七月,辛亥,齊立世宗妃元氏爲文襄皇后,宮曰靜德。又封世宗子孝琬爲河間王,孝瑜爲河南王。乙卯,以尚書令封隆之錄尚書事,尚書左僕射平陽王淹爲尚書令。


辛酉,梁王詧入朝於魏。


初,東魏遣儀同武威牒雲洛等迎鄱陽世子嗣,使鎮皖城。嗣未及行,任約軍至,洛等引去;嗣遂失援,出戰,敗死。約遂略地至湓城,尋陽王大心遣司馬韋質出戰而敗,帳下猶有戰士千餘人,鹹勸大心走保建州;大心不能用,戊辰,以江州降約。先是,大心使前太子洗馬韋臧鎮建昌,有甲士五千,聞尋陽不守,欲帥衆奔江陵,未發,爲麾下所殺。臧,粲之子也。


於慶略地至豫章,侯瑱屈,降之,慶送瑱建康。景以瑱姓,待之甚厚,留其妻子及弟爲質,遣瑱慶徇蠡南諸郡,以瑱湘州刺史。


初,巴山人黃法,有勇力,侯景之亂,合徒衆保鄉里。太守賀詡下江州,命法監郡事。法屯新淦,於慶自豫章分兵襲新氵金,法敗之。陳霸先使周文育進軍擊慶,法引兵會之。


邵陵王綸聞任約將至,使司馬蔣思安將精兵五千襲之,約衆潰;思安不設備,約收兵襲之,思安敗走。


湘東王繹改宜都爲宜州,以王琳爲刺史。


是月,以南郡王大連爲江州刺史。


魏丞相泰以齊主稱帝,帥諸軍討之。以齊王郭鎮隴右,徵秦州刺史宇文導爲大將軍、都督二十三州諸軍事,屯咸陽,鎮關中。


益州沙門孫天英帥徒數千人夜攻州城,武陵王紀與戰,斬之。


邵陵王綸大修鎧仗,將討侯景。湘東王繹惡之,八月,甲午,遣左衛將軍王僧辯、信州刺史鮑泉等帥舟師一萬東趣江、郢,聲言拒任約,且雲迎邵陵王還江陵,授以湘州。


齊主初立,勵精爲治。趙道德以事屬黎陽太守清河房超,超不發書,棓殺其使;齊主善之,命守宰各設棓以誅屬請之使。久之,都官中郎宋軌奏曰:“若受使請賕,猶致大戮,身爲枉法,何以加罪!”乃罷之。


司都功曹張老上書請定齊律,詔右僕射薛琡等取魏《麟趾格》,更討論損益之。


齊主簡練六坊之人,每一人必當百人,任其臨陳必死,然後取之,謂之“百保鮮卑”。又簡華人之勇力絕倫者,謂之“勇士”,以備邊要。


始立九等之戶,富者稅其錢,貧者役其力。


九月,丁巳,魏軍髮長安。


王僧辯軍至鸚鵡洲,郢州司馬劉龍虎等潛送質於僧辯,邵陵王綸聞之,遣其子威正侯礩將兵擊之,龍虎敗,奔於僧辯。綸以書責僧辯曰:“將軍前年殺人之侄,今歲伐人之兄,以此求榮,恐天下不許!”僧辯送書於湘東王繹,繹命進軍。辛酉,綸集其麾下於西園,涕泣言曰:“我本無他,志在滅賊,湘東常謂與之爭帝,遂爾見伐。今日欲守則交絕糧儲,欲戰則取笑千載,不容無事受縛,當於下流避之。”麾下壯士爭請出戰,綸不從,與礩自倉門登舟北出。僧辯入據郢州。繹以南平王恪爲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世子方諸爲郢州刺史,王僧辯爲領軍將軍。


綸遇鎮東將軍裴之高於道,之高之子畿掠其軍器,綸與左右輕舟奔武昌澗飲寺,僧法馨匿綸於巖穴之下。綸長史韋質、司馬姜律等聞綸尚存,馳往迎之,說七柵流民以求糧仗。綸出營巴水,流民八九千人附之,稍收散卒,屯於齊昌,遣使請降於齊,齊以綸爲梁王。


湘東王繹改封皇子大款爲臨川王,大成爲桂陽王,大封爲汝南王。


癸亥,魏軍至潼關。


庚午,齊主如晉陽,命太子殷居涼風堂監國。


南郡王中兵參軍張彪等起兵於若邪山,攻破浙東諸縣,有衆數萬。吳郡人陸令公等說太守南海王大臨往依之。大臨曰:“彪若成功,不資我力;如其橈敗,以我自解。不可往也。”


任約進寇西陽、武昌。初,寧州刺史彭城徐文盛募兵數萬人討侯景,湘東王繹以爲秦州刺史,使將兵東下,與約遇於武昌。繹以廬陵王應爲江州刺史,以文盛爲長史行府州事,督諸將拒之。應,續之子也。邵陵王綸引齊兵未至,移營馬柵,距西陽八十里,任約聞之,遣儀同叱羅子通等將鐵騎二百襲之,綸不爲備,策馬亡走。時湘東王繹亦與齊連和,故齊人觀望,不助綸。定州刺史田祖龍迎綸,綸以祖龍爲繹所厚,懼爲所執,復歸齊昌。行至汝南,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綸之故吏也,開城納之,任約遂據西陽、武昌。


裴之高帥子弟部曲千餘人至夏首,湘東王繹召之,以爲新興、永守二郡太守。又以南平王恪爲武州刺史,鎮武陵。


初,邵陵王綸以衡陽王獻爲齊州刺史,鎮齊昌;任約擊擒之,送建康,殺之。獻,暢之孫也。


乙亥,進侯景位相國,封二十郡,爲漢王,加殊禮。


岳陽王詧還襄陽。


黎州民攻刺史張賁,賁棄城走。州民引氐酋北益州刺史楊法琛據黎州,命王、賈二姓詣武陵王紀請法琛爲刺史。紀深責之,囚法琛質子崇顒、崇虎。冬,十月,丁丑朔,法琛遣使附魏。


己卯,齊主至晉陽宮。廣武王長弼與幷州刺史段韶不協,齊主將如晉陽,長弼言於帝曰:“韶擁強兵在彼,恐不知人意,豈可徑往投之!”帝不聽。既至,以長弼語告之,曰:“如君忠誠,人猶有讒,況其餘乎!”長弼,永樂之弟也。乙酉,以特進元韶爲尚書左僕射,段韶爲右僕射。


乙未,侯景自加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以詔文呈上。上驚曰:“將軍乃有宇宙之號乎!”


立皇子大鈞爲西陽王,大威爲武寧王,大球爲建安王,大昕爲義安王,大摯爲綏建王,大圜爲樂梁王。


齊東徐州刺史行臺辛術鎮下邳。十一月,侯景徵租入建康,術帥衆度淮斷之,燒其谷百萬石,遂圍陽平,景行臺郭元建引兵救之。壬戌,術略三千餘家,還下邳。


武陵王紀帥諸軍發成都,湘東王繹遣使以書止之曰:“蜀人勇悍,易動難安,弟可鎮之,吾自當滅賊。”又別紙雲:“地擬孫、劉,各安境界;情深魯、衛,書信恆通。”


甲子,南平王恪帥文武拜箋推湘東王繹爲相國,總百揆;繹不許。


魏丞相泰自弘農爲橋,濟河,至建州。丙寅,齊主自將出頓東城。泰聞其軍容嚴盛,嘆曰:“高歡不死矣!”會久雨,自秋及冬,魏軍畜產多死,乃自蒲阪還。於是河南自洛陽,河北自平陽已東,皆入於齊。


丁卯,徐文盛軍貝磯,任約帥水軍逆戰,文盛大破之,斬叱羅子通、趙威方,仍進軍大舉口。侯景遣宋子仙等將兵二萬助約,以約守西陽,久不能進,自出屯晉熙。


南康王會理以建康空虛,與太子左衛將軍柳敬禮、西鄉侯勸、東鄉侯勔謀起兵誅王偉。安樂侯乂理出奔長蘆,集衆得千餘人。建安侯賁、中宿世子子邕知其謀,以告偉。偉收會理、敬禮、勸、勔及會理弟祁陽侯通理,俱殺之。乂理爲左右所殺。錢塘褚冕,以會理故舊,捶掠千計,終無異言。會理隔壁謂之曰:“褚郎,卿豈不爲我致此?卿雖忍死明我,我心實欲殺賊!”冕竟不服,景乃宥之。勸,昺之子;賁,正德之弟子;子邕,憺之孫也。


帝自即位以來,景防衛甚嚴,外人莫得進見,唯武林侯諮及僕射王克、舍人殷不害,並以文弱得出入臥內,帝與之講論而已。及會理死,克、不害懼禍,稍自疏。諮獨不離帝,朝請無絕;景惡之,使其仇人刁戍刺殺諮於廣莫門外。


帝之即位也,景與帝登重雲殿,禮佛爲誓雲:“自今君臣兩無猜貳,臣固不負陛下,陛下亦不得負臣!”及會理謀泄,景疑帝知之,故殺諮。帝自知不久,指所居殿謂殷不害曰:“龐涓當死此下。”


景自帥衆討楊白華於宣城,白華力屈而降,景以其北人,全之,以爲左民尚書,誅其兄子彬以報來亮之怨。


十二月,丙子朔,景封建安侯賁爲竟陵王,中宿世子子邕爲隨王,仍賜姓侯氏。


辛丑,齊主還鄴。


邵陵王綸在汝南,修城池,集士卒,將圖安陸。魏安州刺史馬祐以告丞相泰,泰遣楊忠將萬人救安陸。


武陵王紀遣潼州刺史楊乾運、南梁州刺史譙淹合兵二萬討楊法琛,法琛發兵據劍閣以拒之。


侯景還建康。


初,魏敬宗以爾硃榮爲柱國大將軍,位在丞相上;榮敗,此官遂廢。大統三年,文帝復以丞相泰爲之。其後功參佐命,望實俱重者,亦居此官,凡八人,曰安定公宇文泰,廣陵王欣,趙郡公李弼,隴西公李虎,河內公獨孤信,南陽公趙貴,常山公於謹,彭城公侯莫陳崇,謂之八柱國。泰始籍民之才力者爲府兵,身租庸調,一切蠲之,以農隙講閱戰陳,馬畜糧備,六家供之;合爲百府,每府一郎將主之,分屬二十四軍。泰任總百揆,督中外諸軍;欣以宗室宿望,從容禁闥而已。餘六人各督二大將軍,凡十二大將軍,每大將軍各統開府二人,開府各領一軍。是後功臣位至柱國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儀同三司者甚衆,率爲散官,無所統御,雖有繼掌其事者,聞望皆出諸公之下雲。


齊主命散騎侍郎宋景業造《天保歷》,行之。


資治通鑑-梁紀十九-相關圖片

資治通鑑 梁紀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