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五邪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臟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別本無腳字)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裏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裏。


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涌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


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僕,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輸(別本作腧)也。


黃帝內經-五邪-相關圖片

黃帝內經 五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