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黃帝曰:餘受九針於夫子,而私覽於諸方,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爇、飲藥之一者,可獨守耶,將盡行之乎?
岐伯曰:諸方者,衆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盡行也。
黃帝曰:此乃所謂:“守一勿失,萬物畢者也”。今餘已聞陰陽之要,虛實之理,傾移之過,可治之屬,願聞病之變化,淫傳絕敗而不可治者,可得聞乎?
岐伯曰:要乎哉問也。道,昭乎其如日(別本作旦,下同)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與俱成;畢將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於竹帛,不可傳於子孫。
黃帝曰:何謂日醒?
岐伯曰:明於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黃帝曰:何謂夜瞑?
岐伯曰:瘖乎其無聲,漠乎其無形,折毛髮理,正氣橫傾,淫邪泮衍,血脈傳溜(別本作留),大氣入髒,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黃帝曰:大氣入髒,奈何?
岐伯曰:病先發於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病先發於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病先發於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腎,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蚤(別本作早)食。
病先發於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病先發於胃,五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
病先發於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腸,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病先發於膀胱,五日而之腎,一日而之小腸,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
諸病以次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間一髒及二、三、四髒者,乃可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