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爲表裏,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
帝曰:願聞其異狀也?
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爲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爲飧泄,久爲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溼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溼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爲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髒,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爲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爲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爲之行氣於三陽。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爲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