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熱論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


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爲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爲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帝曰:願聞其狀。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幹,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甲乙經》《太素》等並作骨),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髒(《太素》作腑)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幹。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幹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髒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


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


帝曰:善。治遺奈何?


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熱當何禁之?


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溫,後夏至日者爲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黃帝內經-熱論-相關圖片

黃帝內經 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