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
岐伯對曰: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爲痹也。其風氣勝者爲行痹,寒氣勝者爲痛痹,溼氣勝者爲着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爲骨痹,以春遇此者爲筋痹,以夏遇此者爲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爲肌痹,以秋遇此者爲皮痹。
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
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溼之氣也。
凡痹之客五臟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幹善噫,厥氣上則恐;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爲引如懷;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痹者,四肢解墮,發咳嘔汁,上爲大塞。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爲清涕。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髒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爲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溼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榮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髒,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薰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溼氣合,故不爲痹。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溼,其故何也?
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爲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爲痹熱。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溼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痹之爲病,不痛何也?
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蟲(《甲乙經》作急),逢熱則縱。
帝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