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痿論

黃帝問曰:五臟使人痿,何也?


岐伯對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着則生痿躄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幹,筋膜幹則筋急而攣,發爲筋痿。脾氣熱,則胃幹而渴,肌肉不仁,發爲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爲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


岐伯曰:肺者,髒之長也,爲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故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爲痿躄”。此之謂也。


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經空虛,發爲肌痹,傳爲脈痿。”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爲筋痿,及爲白淫。故《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


有漸於溼,以水爲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溼,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爲肉痿。故《下經》曰:“肉痿者,得之溼地也。”


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髒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爲骨痿。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


帝曰:何以別之?


岐伯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


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摠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爲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


帝曰:善。


黃帝內經-痿論-相關圖片

黃帝內經 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