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黃帝問曰:餘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盡言其處。
帝捧手逡巡而卻曰:夫子之開餘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末聞其數,而目以明,耳以聰矣。
岐伯曰:此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御”也。
帝曰:餘非聖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開人意,今餘所訪問者真數,發矇解惑,未足以論也。然餘願聞夫子溢志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復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背胷邪系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濇,胷脅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偏痛,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胷脅,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髒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熱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𦛗兩旁各五,凡十穴。大椎上兩旁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兩髀厭分中二穴。犢鼻二穴。耳中多所聞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項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關二穴。大迎二穴。下關二穴。天柱二穴。巨虛上下廉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窻二穴。肩解二穴。關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貞二穴。瘖門一穴。齊一穴。胷俞十二穴。背俞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橫二穴。陰陽蹻四穴。水俞在諸分,熱俞在氣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
黃帝曰:餘已知氣穴之處,遊針之居,願聞孫絡溪谷,亦有所應乎?
岐伯曰: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榮衛稽留,衛散榮溢,氣竭血着,外爲發熱,內爲少氣。疾瀉無怠,以通榮衛。見而瀉之,無問所會。
帝曰:善。願聞溪谷之會也。
岐伯曰:肉之大會爲谷,肉之小會爲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邪溢氣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爲膿。內銷骨髓,外破大膕(別本作䐃)。留於節湊,必將爲敗。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全元起本作“寒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爲骨痹,外爲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於溪谷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其小痹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法相同。
帝乃闢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發矇解惑,藏之金匱,不敢復出。乃藏之金蘭之室,署曰:“氣穴所在”。
岐伯曰: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脈,並注於絡,傳注十二脈絡,非獨十四脈絡也。內解瀉於中者,十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