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蒙學讀物。《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並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數量排序,“趙錢孫李”成爲《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爲百家姓形成於宋代吳越錢塘地區,故而宋朝皇帝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爲百家姓前四位。

歷史來源  1、出自徹姓,因避帝諱改姓。秦漢時期,上蔡(今天的河南省上蔡西南)的鄉間有一個讀書人,很有學識見地,後來被帝王知道以後委以重任,讓他擔任丞相,並且封他爲徹侯。他的子孫後代以徹爲姓,成爲徹氏。到了西漢武帝的時候,因爲要避武帝劉徹的諱,所以改姓爲通,成爲通姓的一個來源。  2、起源於巴縣,以封地名爲氏。春秋時期,巴國有大夫受封於通川(今天的四川省達川),後來他的後裔用封地作爲姓氏,稱爲通氏。


家族名人  通辨:元朝時期的高僧,雄縣人。7歲的時候就拜禮真空爲師,學習浮圖法。皇慶初,萬山和尚奉旨大做齋會,請通辯演法。忽然從法座放大光明,通辯圓寂了。當時白光四射,得到舍利子無數。  通琇:號玉琳。清朝時期的高僧。江蘇江陰人,19歲的時候出家爲僧,居住在武康報恩寺。順治年間被召見過三次,讓他來說法,並且賜號爲大覺禪師。他在要求回到天目山以後,又被加封普濟能仁國師。康熙年間圓寂。  通證:清代詩畫家,僧人。青浦人,喜歡畫山水,拜太倉王圓照爲師。  通復:清代詩人,僧人。字文可,嘉興人。精於寫詩,著作有《冬關詩抄》。


遷徙分佈  (缺)通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秦漢時候有一種官職叫作徹候,是一種職位很高的官職。那時候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一帶)有一個書生被封爲徹候,他的後代以此爲榮耀,就以官職名作爲姓氏,稱爲徹氏。後來到了西漢時候,漢武帝叫劉徹,爲了避漢武帝的諱,徹氏的後代就改爲“通”姓(因爲古代徹和通同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今天的通姓。通姓的望族居住在西河(今天的山西省離石縣)。


百家姓-通-相關圖片

百家姓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