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蒙學讀物。《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並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數量排序,“趙錢孫李”成爲《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爲百家姓形成於宋代吳越錢塘地區,故而宋朝皇帝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爲百家姓前四位。

歷史來源  1、出自己姓,爲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以國名爲氏。據《左傳·昭公二九年》及《風俗通》等資料所載,相傳帝顓頊有個後裔叫叔安,夏時,因封於飂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飂(古廖字)叔安,其後代以國名飂爲氏,稱廖氏,是爲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爲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後裔,以封邑名爲氏。據《廣韻》、《姓氏考略》等資料所載,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於廖邑,其後裔也有以邑名廖爲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鉅鹿。  3、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以國名爲氏。據《潛夫論》雲:“皋陶庭堅之後,封於蓼(今河南固始縣),子孫以國爲氏。”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夏時受封於蓼,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後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後子孫有以國爲氏;或以姓爲氏,即爲廖氏。  4、出自躲避殷紂暴政,爲繆、顏二姓所改。據《小溪廖姓祖祠房譜廖姓考源》所載,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商末,殷紂王執政時,殘酷無道,繆、顏二姓有隱居於黃河西北(今陝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爲廖。  5、出自張姓,入贅廖家而改姓。據《廖氏大宗譜》所載,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爲廖姓。  6、出自賜姓或其他小數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賜臺灣土著七姓,其一爲廖;仫佬、瑤、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家族名人  廖扶:襄陽(今屬湖北省)人,一作廖扶,東漢學者,習詩畫。滿腹經綸,精通天文、讖緯風角推考之術,在當時的學術界享有盛譽。  廖湛:平林(今湖北隨縣東北)人,王莽新朝末年綠林起義軍將領,在進攻漢中王劉嘉時,失敗被害。  廖化: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三國蜀漢右車騎將軍,封中卿侯,爲人忠烈,以果烈著稱。  廖剛:號高峯,順昌(今屬福建省)人,北宋崇寧進士,甚爲君主倚重,官至工部尚書。知無不言,反對奸臣當政,當時蔡京秦檜專權,亦爲之畏懼。不但是宋朝的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軍事家。著有《高峯文集》。其有四子,皆爲將帥,父子五人年俸皆二千石谷以上,號稱“萬石廖氏”。  廖衡:宋代順昌人,自幼聰穎,六歲能文,十三歲中鄉舉,官至轉運判官。  廖莊:吉水人,明宣德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性直耿,曾上書諷勸,遭謫。  廖謹:浙江省人,明代名儒,學術淵博,號“廖五經”。  廖惠:四川省保寧(今閬中)人,明末四川農民起義首領,稱號“掃地王”。  廖燕:曲江(今屬廣東省省)人,清代文學家,文筆恣肆犀利。善草書,如古木寒石,能戲曲。著有《二十七鬆堂集》等。  廖匡圖:虔州(今屬江西省)人,唐代天策府學士。精於文藻,並因此揚名。  廖正古:宋代將樂人,任西安知縣,反對王安石“青苗法”,著有《歸田集》。  廖執象:宋代順昌人,聰慧過人,七歲能寫,年二十入京獻詩,太宗甚爲欣賞。後赴省會考,病歿。據傳,隱士陳摶是之曰:“餘乃謫仙人,但不能久留塵世。”  廖均用:元代蒲圻人,忠孝仁義。曾負土成墳葬父,仗義疏財,救濟難民,傳爲美談。  廖永安:明代巢湖(今屬安徽省)人,因戰功被朱元璋封鄖國公。弟永忠,徵南將軍,封德慶侯,孫鏞官至都督。  廖雲槎:清代畫家,作品“點染華妙,得者寶之。”其子壽彭“承其家學,亦好寫生。”  廖雲錦:女,清代華亭人,善詩,著有《織雲樓詩稿》,中有《詠秋燕詩》,其句“傷心春雨香泥盡,羨爾先歸到故鄉。”廣爲吟詠。  廖壽恆:江蘇省人,清代歷任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其兄豐以儒學著稱,諳史通經,尤力推新政,官至浙江巡撫。廖平:四川井研人,清光緒進士,著名經學家。著有《四譯館叢書》、《六譯館叢書》等。


遷徙分佈  廖姓最早發源於河南省境。廖姓歷史上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當時河南廖姓之昌榮,自不必言。秦漢之際,廖姓始有遷往周邊地區者。伯廖一支形成鉅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後裔廖惠避秦之亂而遷河南(據《廖氏源流序》)。魏晉南北朝時期,繼“永嘉之亂”始,北方廖姓大舉南遷,此期,廖惠後裔廖化自襄陽(今湖北省襄樊)遷入四川,是爲入蜀始祖。傳自廖世璋,居江蘇南京,其二子分別入居洛陽、浙江永嘉。傳自廖延齡,任武威(今屬甘肅省)太守。另有晉代隱士廖堂,將樂(今屬福建省)人,爲最早入閩者。唐時,入閩者甚衆。唐初有廖姓隨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唐末有廖姓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廖惠一支傳至廖崇德,任江西虔化令,其後人又有遷居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進而遷上杭等地者。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輩出。元代以前廖惠一支遷徙情況,《興廖氏族譜》所述較爲明晰:“其先祖世居汝南,魏晉南北朝時,因北方戰亂,播遷於江南各地。唐時,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亂,遷於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後子孫因亂,又遷順昌,廖氏居於閩者益衆。至宋末,再由寧化經長廷上杭、永定,而入廣東——大埔、梅縣、興寧、五華等地區。”明代,山西大槐樹廖姓分遷於河北、河南、江蘇、北京等地。清代,閩粵廖姓有入臺進而移居泰國、新加坡等地者。今日廖姓以江西、湖南、四川、廣西、廣東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廖姓約佔全國漢族廖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四。


百家姓-廖-相關圖片

百家姓 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