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爲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衆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
味甘微寒。
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溼痹,下氣。久服輕身益氣。其根下三蟲,一名解蠡。生平澤及田野。
《名醫》曰:一名屋菼,一名起實,一名贛,生真定,八月採實,採根無時。
案《說文》雲:薏,薏苢,一曰英,贛,一曰薏苢;《廣雅》雲:贛,起實,目也,吳越春秋,鯀娶於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壯未孳,嬉於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爲人所感,因而妊孕,後漢書馬援傳,援在交趾,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薏,俗作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