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爲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衆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
味甘平。
主五藏百病,柔筋強骨,安魂魄,長肌肉,益氣,久服耐寒暑(《御覽》引耐字多作能,古通),不飢渴,不老神仙。人臨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變。一名玉札(《御覽》引作玉濃,初學記引雲,玉桃,服之長生不死,《御覽》又引雲,玉桃,服之長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臨死日服之,其屍畢天地不朽,則朼疑當作桃),生山谷。
《吳普》曰:玉泉,一名玉屑,神農岐伯雷公,甘;李氏,平。畏冬華,惡青竹(《御覽》),白玉朼如白頭公(同上,事類賦引雲,白玉體如白首翁)。
案《周禮》玉府:王齋,則供食玉。鄭雲:玉是陽精之純者,食之以御水氣。
鄭司農雲:王齋,當食玉屑。《抱朴子·仙藥》雲:玉可以烏米酒,及地榆酒,化之爲水,亦可以蔥漿,消之爲炲,亦可餌以爲丸,亦可燒以爲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傷,百毒不犯也。不可用已成之器,傷人無益,當得璞玉,乃可用也,得於闐國白玉尤善,其次有南陽徐善亭部界界中玉,及日南,盧容水中玉,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