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爲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衆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
味辛溫。
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一名離母,一名鬼督郵。生川穀。
《吳普》曰:鬼督郵,一名神草,一名閻狗,或生太山,或少室,莖箭赤無葉,根如芋子,三月四月八月,採根,日干,治癰腫(《御覽》)。
《名醫》曰:生陳倉雍州,及太山少室,三月四月八月採根,暴幹。
案《抱朴子》雲:按仙方中,有合離草,一名獨搖,一名離母,所以謂之合離,離母者,此草爲物,下根如芋魁,有遊子十二枚,周環之,去大魁數尺,雖相須,而實不相連,但以氣相屬耳,別說雲,今醫家見用天麻,即是此赤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