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四經

《黃帝四經》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初付於帛書老子乙本前,當時稱《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後經專家鑑定,認爲此書是失傳已久的《黃帝四經》。《漢書.藝文志》曾經著錄此書,但漢以後就失傳了,學者根據書的內容、文字、篇章數目等研究,認爲此書成書時期當晚於《老子》,早於《管子》、《孟子》、《莊子》。它體現了道家學說由老子一派變成黃老學派的轉變,對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黃帝四經》於經學研究有極重要的地位。

行守

天有恆幹,地有恆常,與民共事,與神同光。驕洫好爭,陰謀不祥,刑于雄節,危於死亡。奪之而無予,其國乃不遂亡。近則將之,遠則行之。逆節萌生,其誰肯當之。天惡高,地惡廣,人惡苛。高而不已,天將闕上;廣而不已,地將絕之;苛而不已,人將殺之。


有人將來,唯目瞻之。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言之採,行之枲,得而勿以。是故言者心之符也,色者心之華也,氣者心之浮也。有一言,無一行,謂之誣。故言寺首,行志卒。直木伐,直人殺。無形無名,先天地生,至今未成。


黃帝四經-行守-相關圖片

黃帝四經 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