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曾國藩作爲清代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對書信格式極爲講究,顯示了他恭肅、嚴謹的作風。
沅甫九弟左右:
四月初五日得一等歸,接弟信,得悉一切。回憶往事,時形交悔,想六弟必備述之。弟所勸譬之語,深中機要,素位而行一章,比亦常以自警。只以防分素虧,血不養肝,即一無所思,已覺心慌腸空,如極餓思食之狀,再加以憧擾之思,益覺心無主宰,徵悸不安。
今年有得意之事兩端:一則弟在吉安,聲名極好,兩省大府及各營員弁,江省紳民,交口稱頌,不絕於吾之耳。各處寄弟書,及弟與各處稟牘信緘,俱詳實委善,犁然有當,不絕於吾之目。一則家中所請鄧葛,品學俱尤,勤嚴並著,鄧師終日端坐,有威可畏,文有極抵,又曲合時趨,講節極明正義,而又易於聽愛。葛師志趣方正,學規謹嚴,小兒等畏之如神明,此二者,皆餘所深慰,雖愁悶之際,足以自寬解者也。
第聲聞之美,可恃而不可恃,兄昔在京中,頗著清望,近在軍營,亦獲虛譽。
善始者不必善終,行百里半九十里,譽望一損,遠近滋疑。目下義名望正降,務宜力持不懈,有始有卒。治軍之道,總以能戰爲第一義,倘圍攻半歲,一旦被賊衝突,不克抵敵,或致小挫,則今望隳於一朝。故探驪之法,以善戰爲得珠,能愛民爲第二義,能和協上下官紳爲三義。願吾弟兢兢業業,日慎一日,到底不懈,則不特爲兄補救前非,亦可爲吾父增光泉壤矣。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於保昔,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爾摧阻。此次軍務,如楊彰二李次青輩。皆系磨鍊出來,即潤翁乏長進;弟營趁此番識見,力求長進也。
求人自輔,時時不可忘此意。人才至難,往時在餘幕府者,餘亦平等相看,不甚欽敬。洎今思之,何可多得?弟當常以求才爲急,其閶冗者,雖至親密友,不宜久留,恐賢者不願共事一方也。餘自四月來,眼興較好,近讀杜佑通典,每日二卷,薄者三卷。惟目力極劣,餘尚足支持。(咸豐八年四月初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