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

《國語》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國別體著作。宋代以來,包括康有爲在內的多位學者懷疑《國語》爲西漢劉歆的僞作。該著作記錄範圍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約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公元前453年)。《國語》中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獻公作二軍以伐霍

十六年,公作二軍,公將上軍,太子申生將下軍以伐霍。師未出,士蒍言於諸大夫曰:“夫太子,君之貳也。恭以俟嗣,何官之有?今君分之土而官之,是左之也。吾將諫以觀之。”乃言於公曰:“夫太子,君之貳也,而帥下軍,無乃不可乎?”公曰:“下軍,上軍之貳也。寡人在上,申生在下,不亦可乎?”士蒍對曰:“下不可以貳上。”公曰:“何故?”對曰:“貳若體焉,上下左右,以相心目,用而不倦,身之利也。上貳代舉,下貳代履,周旋變動,以役心目,故能治事,以制百物。若下攝上,與上攝下,周旋不動,以違心目,其反爲物用也,何事能治?故古之爲軍也,軍有左右,闕從補之,成而不知,是以寡敗。若以下貳上,闕而不變,敗弗能補也。變非聲章,弗能移也。聲章過數則有釁,有釁則敵入,敵入而兇,救則不暇,誰能退敵?敵之如志,國之憂也。可以陵小,難以徵國。君其圖之!”公曰:“寡人有子而制焉,非子之憂也。”對曰:“太子,國之棟也。棟成乃制之,不亦危乎?”公曰:“輕其所在,雖危何害?”


士蒍出語人曰:“太子不得立矣。改其制而不患其難,輕其任而不憂其危,君有異心,又焉得立?行之克也,將以害之;若其不克,其因以罪之。雖克與否,無以避罪。與其勤而不入,不如逃之。君得其欲,太子遠死,且有令名,爲吳太伯,不亦可乎?”太子聞之,曰:“子輿之爲我謀,忠矣。然吾聞之:爲人子者,患不從,不患無名;爲人臣者,患不勤,不患無祿。今我不才而得勤與從,又何求焉?焉能及吳太伯乎?”太子遂行,克霍而反,讒言彌興。


國語-獻公作二軍以伐霍-相關圖片

國語 獻公作二軍以伐霍